对照鉴赏杜甫的《春望》《登高》.pdf

对照鉴赏杜甫的《春望》《登高》.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照鉴赏杜甫的《春望》《登高》对照鉴赏杜甫的《春望》《登高》 教学班级201105302 班级09 口腔2 班 学号20095740209 姓名 覃运 杜甫,被人们称作诗圣。圣者,常人非所能及也,在诗歌文化辉煌灿烂的李唐时代,能以“圣” 著称,当然都是人们对诗人极高艺术修养的赞誉了。除此之外,杜甫的诗还被人们称为“诗史”, 为什么要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呢?有人说杜甫的诗歌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的 那一段历史,这种回答可看成是正确的,但有一点疑问,诗毕竟不是史,是一种情象交融的艺 术,这种情象交融的艺术,何以被称为以叙事为主的史呢?杜甫的诗,抒发的当然是杜甫的情 了。杜甫的感情不同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因为杜甫的眼光始终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 运,他的哀痛不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整个民族。唐王朝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我们民族的心灵 依旧跳动着,在杜甫的诗歌中。诗是一种情象交融的艺术,诗名为《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是杜甫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春也就是757 年。这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忧伤的徘徊在曲江一带, 感时念乱、睹物伤神,吟成了这首名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眺望沦于敌手后长安的破败 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首联从大处落笔,总写望中所见。上句蕴含山河依 旧、世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破、人烟稀少的荒芜景象。“国”“破破 春“分别点明地点、 背景、节令。第二联由大而小,由总览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五、六两 句分别从“感时”“恨别”转出,但是下句又因上句而生。战火不断,是写国忧;消息隔绝,是写 家愁。这两句深一层写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深挚。尾联以真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 全篇的收束,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疮痍。“望”是贯穿 全篇的线索。诗从所望的景色开始,以望者的情态做结。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突出,是这首诗 歌的重要艺术特色,它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善于将眼前的景色、胸中情感融为一体,是这 首诗歌的又一大成功之处。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利用大自然的和谐景色和诗人内心不和谐的情 绪之间的矛盾,使所要表现的忧伤情思更加的突出,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 战乱期间,诗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他多么盼望战乱快快结束啊!“安史之乱”于765 年终于 结束了,然而,诗人梦寐以求的和平生活并没有来临。“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地方政权过于强大, 但为了平叛,又被迫给予了其他地方政权更大的权力。平叛之后,这些地方政权互相争夺地盘, 兵连祸结,灾难重新降临。“安史之乱”结束两年后,杜甫写下了《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诗作于夔州,夔州以山高水急闻名,内有瞿塘峡,长江经此穿过,境内 又有白帝城,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写的就是此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啸”,声音又高又长;“哀”,声音如哭似嚎。风声卷着猿鸣,猿鸣夹杂着涛声,怎能不使 人思绪纷纷、哀思阵阵?俯瞰,沙白水清禽鸟翻飞。注意,这时的鸟可不是悠然翱翔,上有天 风阵阵,下有恶浪滚滚,让人惴惴不安。读至此,我们已感到秋天的凉意了!但作者觉得凉意 不够浓,由眼前景又想象到更广阔的秋天画卷。 落木“无边”,长江“不尽”,我们仿佛看到了落叶的飘零,听到了长江的呜咽。这何止是写季节, 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充满了伤痛与悲哀。战乱就象一场大风席卷了大地十多 年,在这场大风中,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如木叶般萧萧而下,枯萎死亡;那滚滚长江流动着的, 不正是人们绵绵不尽的眼泪吗?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远离故乡,思念亲人,本就让人心忧,更何况经常?更 何况在这萧瑟的秋季?作者的心冷到了极点。“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也容易让人起悲怆之 感。陈子昂登幽州台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何 况独登,更何况多病的老人?这两句写的都是诗人自己,和国事有关吗?有,不知有多少生灵 和自己一样在战争的漩涡中挣扎号哭,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们常以为作者是因病停杯,这太写实了,不能准确把 握诗人的感情。试问,酒消除的是精神痛苦,病却是肉体痛苦,为了减轻病痛而宁愿让精神痛 苦着,作者何故避轻而就重呢?我们宁愿相信古人写到酒常与愁有关,古人也认为酒是可以消 愁的。李白好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