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管网水力计算.ppt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网水力计算6.1 树状管网计算计算步骤:确定各管段的流量;根据经济流速选取标准管径;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确定控制点;计算控制线路的总水头损失,确定水泵扬程或水塔高度;确定各支管可利用的剩余水头;计算各支管的平均水力坡度,选定管径塔6000300145046508水泵230567190205 某城市供水区用水人口5万人,最高日用水量定额为150L/(人·d),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为16m。节点4接某工厂,工业用水量为400m3/d,两班制,均匀使用。城市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5.OOm。1.总用水量设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50000×0.15=7500m3/d=86.81L/s工业用水量: 400÷16=25m3/h=6.94L/s总水量为: ΣQ=86.81+6.94=93.75L/s2.管线总长度:ΣL=2425m,其中水塔到节点0的管段两侧无用户不计入。3.比流量: (93.75-6.94)÷2425=0.0358L/s4.沿线流量:管段管段长度(m)沿线流量(L/s)0~11~22~31~44~84~55~66~7300150250450650230190205300×0.0358=10.74150×0.0358=5.37250×0.0358=8.95450×0.0358=16.11650×0.0358=23.27230×0.0358=8.23190×0.0358=6.80205×0.0358=7.34合计242586.815.节点流量:节点节点流量(L/s)0123456780.5×10.74=5.370.5×(10.74+5.37+16.11)=16.110.5×(5.37+8.95) =7.160.5×8.95=4.480.5×(16.11+23.27+8.23)=23.800.5×(8.23+6.80)=7.520.5×(6.80+7.34)=7.070.5×7.34=3.670.5×23.27=11.63合计86.814.487.164.483250211.645.3723.80+6.9415011.63水塔93.7588.3860.6311.63600030014504650818.26水泵167463.6771907.522057.073.676.干管水力计算: 选定节点8为控制点,按经济流速确定管径。管段流量(L/s)流速(m/s)管径(mm)水头损失(m)水塔~00~11~44~893.7588.3860.6311.630.750.700.860.664004003001001.270.561.753.95Σh=7.537.支管水力计算:管段起端水位(m)终端水位(m)允许水头损失(m)管长(m)平均水力坡度1~34~726.7024.9521.0021.005.703.954006250.014250.00632管段流量(L/s)管径(mm)水力坡度水头损失(m)1~22~34~55~66~711.644.4818.2610.743.67150(100)100200(150)1501000.006170.008290.003370.006310.005811.85(16.8)2.070.64(3.46)1.451.198.确定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 水泵扬程需要根据水塔的水深、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水泵吸水管路和压水管水头损失计算确定。6.2 环状网计算原理环方程组解法 原理:在初步分配流量的基础上,逐步调整管段流量以满足能量方程。L个非线形的能量方程:初步分配的流量一般不满足能量方程: 初步分配流量与实际流量的的差额为Δq,实际流量应满足能量方程:将函数在分配流量上展开,并忽略高阶微量:方程组的第一部分称为闭合差: 将闭合差项移到方程组的左边,得到关于流量误差(校正流量)的线性方程组: 利用线性代数的多种方法可求解出校正流量。因为忽略了高阶项,得到的解仍然不能满足能量方程,需要反复迭代求解,直到误差小于允许误差值。 节点方程组解法 原理:在初步拟订压力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节点水压以满足连续性方程。 节点流量应该满足连续性方程:J-S个连续性方程:一般表达式:初步拟定的水压一般不满足连续性方程: 初步拟定水压与实际水压的差额为ΔH,实际水压应满足连续性方程:将函数在分配流量上展开,并忽略高阶微量:方程组的第一部分称为闭合差: 将闭合差项移到方程组的右边,得到关于水压误差(校正压力)的线性方程组:求解步骤:根据已知节点(控制点和泵站)的水压,初步确定其他各节点的水压;根据流量与水头损失的关系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各节点的不平衡流量;计算各节点的校正压力;重复第2~4步直到校正压力符合要求为止。管段方程组解法 原理:直接联立求解 J-S 个连续性方程和 L 个能量

文档评论(0)

187****3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