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9 页
天然气危险性分析
天然气属于甲类易燃易爆气体,它在储存、输送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如不采取措施,会引起火灾甚至发生爆炸等次生灾害,危险性极大。
天然气成分见表 3-1,天然气理化性质见表 3-2。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物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见表 3-3。
表 3-1 天然气物质成分组分:
CH4 C2~4 CO2 H2O N2 H2S
体积(%):
97.037
0.713
1.277
0.004
0.969
≤20mg/m3
表 3-2 天然气物理性质参数参数名称
数值
参数名称数值
低热值
35.58MJ/m3
燃烧势
38.88MJ/m3
密度0.7499kg/m3 气体常数487J/kg·K 运动粘度
14.18×10-6m2/s
烃露点
<-40℃ 华白指数
51.71MJ/m3
水露点
-10℃
表 3-3 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理化性质
熔点(℃):-182.6
沸点(℃):-161.5
临界温度(℃):-82.1 燃烧热(kJ/mol);889.5
最小点火能(mJ):0.28
蒸气密度(空气=1):0.55 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闪点(℃):-188
自燃温度(℃):537 爆炸极限(%V/V):
5.3~15
燃烧分解产物:
CO、CO2、水蒸气
危险特性:遇热源和明火有火灾和爆炸危险
天然气除了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以外,还具有毒性危害。天然气对人体有毒性危害,主要是因为其含有硫化氢(H2S),硫化氢的性质如下:(一)硫化氢毒性介绍
硫化氢毒性作用的特点是浓度越低,对呼吸道及眼的刺激作用越明显,浓度越高、全身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对人的毒性作用如下表 3-4 所示: 表 3-4 H2S 对人的毒性作用表
浓度影响
0.025ppm
嗅觉阈
0.3ppm 明显嗅出20ppm
达到对人的损害浓度,虽无全身作用,但接触 6 小时则可引起眼
炎。
70-150ppm
数小时后可引起轻度中毒症状
200ppm
造成粘膜灼热性疼痛,能忍受 30 分钟
400-700ppm
接触 30 分钟到一小时就有危险,可能急死或缓死,呼吸系统的炎
症特别明显。
700-800ppm
接触 30 分钟即有生命危险,可因呼吸中枢麻痹等而立即死亡。
1000-1500ppm
立即引起神志丧失,呼吸停止而死亡。
另外,美国石油学会认为空气中硫化氢的危险浓度为 250ppm,致使浓度为 600ppm,若浓度达到 2000ppm,则只要呼吸一次即可致死。必须指出的是,硫化氢的嗅阈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起初硫化氢臭味的增加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在 5~10ppm 时臭味很强,从而使人预感到危险,但其浓度为 150~200ppm,超过 200ppm 时,则因嗅觉麻痹反而嗅不出臭味。因此决不能凭借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的出现。
吸收、分布与排出
硫化氢是刺激性气体,几乎全部经呼吸道吸收。接触的硫化氢浓度超过 100ppm 时,在尚未引起局部症状的短时间内,就已从肺吸收入血。
硫经氢在体内可被氧化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并非以硫化氢原形通过呼气排出。然而,当血中有游离的硫化氢时,可经呼吸道排 出,能根据呼气排出的臭蛋味而测定。一般来说硫化氢在体内的氧化
能力强,有人报告,用狗作实验,1 分钟从静脉注入相当于 0.1~0.2 毫克/千克硫化氢的酸性硫化纳(NaHS)时,硫化氢可立即从血液中消 失。硫化氢的排泄,几乎全部是氧化成无毒的硫代硫酸盐及硫楝盐而从尿中排出。因此,目前尚未确立能够确实表示用来判定个体接触硫化氢量的适当方法。
中毒机理
硫化氢引起机体全身中毒反应,是它在机体内被氧化成为硫代硫酸盐及硫配盐以前,也就是说,硫化氢只能以游离状态与机体起反 应。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硫化氢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一类酶中的二硫键(-S-)作用,以致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所以最先受到影响;有人认为硫化氢的浓度大大超过 700ppm 时,可刺激颈动脉窦而产生反射性窒息。而且认为在浓度稍高时,由于过度刺激呼吸中枢反而抑制了呼吸,造成呼吸停止而窒息;还有的学者提出关于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作用,产生硫化血红蛋白的看法。
此外,硫化氢能对皮肤、粘膜及眼结膜、角膜造成损害。主要是由于其接触湿润皮肤及粘膜时分解形成的硫化钠及它本身的配性刺激引起。人体局部在纯硫化氢作用下,70 分钟则皮肤颜色变暗,出现红
疹。另外,在 50-300ppm 浓度下,除结膜炎以外,对角膜也有损害, 即“毒气眼病”(Gaseyes)或“纺丝眼病”。在人造丝、粘胶丝玻璃工厂等已发生过多起。这种情况下多有二硫化碳共存。但极少数量的硫化氢就能侵害角膜,可能是由于角膜没有血管的结果。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