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西汉的建立
1.观看刘邦图片和《西汉建立形势图》,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西汉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西汉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公元前202年
长安(现西安)
刘邦(汉高祖)
一、西汉的建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一说,西汉初年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景象?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都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原因: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 ,而将相或乘牛车。
译文: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了
(译文:西汉建立初期,百姓失掉了所从事的工作,出现大荒年。大凡米一石要五千钱,人吃人,死的人过半数。)
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和作用。
休养:休息调养。生息:繁殖人口。
修养生息: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值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措施:
①兵皆罢归家 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④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目的: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作用: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原因:
吸取秦亡教训;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残破不堪。
发展生产
增加农业劳动力
减轻人民负担,提高积极性,稳定民心
二、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1.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三、“文景之治”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出现原因
三、“文景之治”
材料:—文帝二年(前156年)、文帝十二年(前166年),文帝两次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十三年六月,又“除田之租税”,公元前156年五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福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页201。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景帝
征收2/3(“泰半之赋”)
征收1/15(“十五税一”)
征收1/30(“三十税一”)
出现原因
三、“文景之治”
出现原因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景帝:针对笞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三、“文景之治”
出现原因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帝生前曾留下遗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伤生,吾甚不取。”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以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三、“文景之治”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
——《史记·平淮书》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文景之治的效果。
秦朝二世而亡,而汉朝经过高祖、文帝、景帝编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盛世。这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关注民生。
政府的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并具有延续性。
三、“文景之治”
3.从“秦亡汉盛”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教训?
课堂小结
西汉的建立
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汉初状况:残破荒凉,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
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