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docxVIP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类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例: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 ②义项增多。例: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 (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例: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 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②义项减少。例: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例: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例: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 学法指导 1.语言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 B.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 C. 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 D. 宗君而处身(宗:尊崇) 解析: “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所以B项不正确。 2.代入分析法 在判断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时,考生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把两个词语的意义合并起来,放在语句之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意要求。 如:(原文节选)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翻译“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解析: “知道”今义明白,了解。用在这里,明显不通畅,所以可以推知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懂得”“道义精妙” 【译文】所以那些懂得道义精妙的人,是在这些方面而不是在那些方面。 3.课文迁移法 利用课文中实词含义进行知识迁移,快速推断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 如: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解析: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中国:指中原,因此,可以推知,本例为“中原”。 【译文】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行装。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古义,无,没有 今义,微小、较少。 3.东面而视。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4.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至于:古义,到了,达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古义,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7.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足下: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脚下面。 8.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怀抱:古义,胸襟、抱负,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随化:古义,“听任自然的安排”,随,“依附”;化,“造化、自然”;今义:随从变化。 10.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骄傲;今义,尽情。 11.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1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 13.古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