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初一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初一教案 【篇一:8 人教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教案】 人教七年下册级课外古诗词教案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词句。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背诵、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 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 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 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不学诗, 无以言。”会吟诗、会品诗、会做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 它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因而说的话就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有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 诗为证: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 分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共同领略我中华诗词 之魅力。 二、诗歌分类 叙事诗古体诗文人诗 表达方式体裁律诗 作者 抒情诗近体诗民歌绝句 三、前五首诗学习 (一)、学习《山中杂诗》 1、作者介绍: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 (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 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 《通史》,未就而卒。吴均“善描绘山水风光,文体清拔有古气”, 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2、内容赏析: a: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不是“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不是“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 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 b: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 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 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这句诗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 生动而不喧杂,安逸而不沉寂。 3、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闲居山林的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山居 闲适生活的热爱。 4、拓展迁移: ①、“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 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 ②、“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③、视角独到,景物与众不同,你能从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这样的句子其实不少,在杜甫《绝句四首》中也有, 请写出相关句子。 ④写出其他两句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 (二)、学习《竹里馆》 1、作者介绍: 王维生于公元 701 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 外号“诗佛”, 世称“王右丞”。 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 2、内容赏析: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 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 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诗人在写 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3、思想感情: 通过写诗人退居辋川的生活情景,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也 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心境。 4、拓展迁移: ①、景怎样?人怎样?(引诗中意象回答) 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②、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反衬;以反衬。 (三)、学习《峨眉山月歌》 1、作者介绍: 李白(701 年 2 月 28 日-76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是年轻的 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的青年,乍离乡土, 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2、内容赏析: 首句: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 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二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 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三句:境中有人,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 三峡驶去。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四句:“思君不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