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有哪些风俗习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独龙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独龙族风俗习惯 木刻“请柬” 在每年的冬月或腊月,独龙族要过唯一的传统节日,独龙族语叫“卡雀哇”,是独龙 族的年节。节日的长短主要看食物的准备情况而定,一般是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也没有 一个统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选择好吉日,就开始过年。独龙族居住在高黎贡山和 担当力卡雪山之间的独龙江流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选定过年的吉日后,各家 都邀请亲友一起来过年。他们在特制的木条上刻上缺口,这就是“请柬”,派人送往邀请 的村寨。木条上刻了几个缺口,就表示再过几天后要举行仪式,庆祝年节。接到木刻“请 柬”的人,要带上各种食物,前往致意祝贺。宾主相见 ,要共同饮一筒水酒 ,相互对歌。 晚上,全村的人都陪着客人欢聚一处 ,围着篝火 ,一面品尝食物,一面看青年男女跳 “锅 庄舞”,共同庆贺一年一度的丰收。男子一边祝词 ,一边喝酒 ,喝完酒就把酒碗抛入悬挂 在火塘上空的竹架以卜祸福 ,碗 口朝上为吉兆。 黥面遗俗 文身 ,古代称 “雕题”、 “黥肌”、 “黥面”、 “绣脚”、 “绣面”、 “刺墨”、 “扎青”等。是用刺、针、刀等尖状锐器在皮肤上刻刺花纹或符号 ,渗入颜色 ,使之保存 终生 ,永不褪落的身体装饰方法。它的起源很早 ,是由原始人在肤体上绘画以为装饰或进 行宗教活动的习俗发展而来的。曾广泛流行于亚洲东南部、大洋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的许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多原始民族中。至今,这些地区的不少土著民族仍把它视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装饰,举族挚 爱不辍。中国的东南、西南地区,古代文身之风也很盛行。直到近现代,在黎、傣、布 朗、德昂、独龙、基诺、佤、怒、景颇、珞巴、高山等民族中,这种习俗还残留有一定的 遗迹。 独龙族妇女文身的部位主要侧重于脸部,因此常称之为“画脸”、“文面”。每当少 女长到十二三岁时,便要文面,以象征成年。施文时,由老年有经验的妇女先用竹签蘸锅 烟水在少女脸上画 出图案 ,然后用小木棍敲击荆棘的硬刺或带针的木棍 ,使之依图案刺破 皮肉 ,再将锅底灰或草汁揉入伤口 ,脱痂后即成青蓝色纹样。纹样大致可分两种 :独龙河 中上游地区,多 自眉心至鼻梁文刺相连的菱形纹五六个 ,然后以嘴为中心 ,向鼻翼的两侧 展开 ,继续刺联缀的小菱纹 ,经双颊至下颌处汇合 ,组成一方圈 ,方圈内竖刺条纹 ,方圈 以上至眼睛的部位横刺点状纹。整个图案就像展翅欲飞的蝴蝶。独龙河下游地区比较简 单 ,一般只在下颌处文二三行竖条纹。其他部位不文。 独龙族妇女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的传说 ,独龙族妇女纹面习俗的由来 ,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近两 三百年来 ,藏族土司和僳僳族奴隶主的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残酷 的剥削和压榨。特别是藏族察瓦龙土司 ,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 ,甚 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 ,便强掳妇女到藏族地区为奴。特别是年 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常面临着被掳走他乡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 ,逃避土司的蹂躏与践踏 ,只好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用锅 烟子涂抹脸颊 ,甚至宁愿忍痛把 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变得人不像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人,鬼不像鬼,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并一直延续 到解放初。所以,纹面在历史上是独龙族妇女反抗民族压迫、求得人身安全的一种消极斗 争形式。 刻木结绳 独龙族的刻木记事使用广泛。刻有各种符号的木刻起着与普通文字、文书相同的作 用。可记载和传达土司的命令、民间债务、聘礼清单等。政府(土司)所发的木刻较大,

文档评论(0)

176****8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