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积中传.txt
張積中傳 (近人)胡蘊玉 撰
張積中,奇男子也,以講學聚徒至數千人,肉食者誣以叛逆以死,今四十餘年,無人敢
道其姓名。夫磊落奇偉之士,處專制政體之下,非特當時不能獨行己志,即身後之名,亦幾
與真叛逆者等,不肯掛諸齒頰,可不哀哉 !餘乃本諸舊聞,復博采私家記載,而為之傳,當
亦士君子所樂聞也。按張積中,字子中,揚州人。慨慷多大略,讀書有文名,好佛法,嘗以
行善勸人,從之遊者甚眾。先是有周星垣者,客揚州,講性命之學。其四書五經,別有註
解,非漢非宋,大約以致用為本。積中聞其學,甚喜,執贄稱弟子,旋即盡得其精蘊。是
時,吏治日壞,盜賊所在蜂起,積中憤帖括之學,必不足有為於世,遂力發揮其學而光大
之;一時士人,高積中行,又驚其才,從學者日多。會太平天國起東南,天下云擾,積中遂
遁居山東之黃崖山。黃崖毗連泰山,支峰直達孝裡鋪,跨常清肥城之郊,山勢險固,人跡罕
到。積中疊石為塞,置守禦具,以備盜賊;從之居者,漸至八千餘家,積中陰以兵法部署
之,而眾皆樂從。顧積中雖居黃崖,然日以講學為事,其學說之精者,言儒者通性命之理,
將以致用也。臨大事不能有濟,此迂儒弗知性命者也。又言易稱後以財成天地之道,何以聚
人曰財。此群聖發微之秘旨,非世儒所能曉也。齊魯多慷慨激昂之士,聞積中講學,皆負笈
擔簦,自遠而至。積中乃立課程,設講壇,著書立說,欲以其學起士人委靡之習而振之。顧
當時學術敗壞,士子讀書者,以八股為文章,以講章為聖經,驟聞積中異說,喜而從之者固
多,怪而駭之者亦不少,議論紛紛,疑積中為邪教。有司欲立功,目黃崖為逋逃藪。會青州
府首縣漢軍某,獲異言、異服者數人,訊之,供言奉張七先生令買馬。而宜都知縣某,復獲
數人,供亦如之。乃各飛稟至省,時閻敬銘為山東巡撫,得稟大驚。適山東候補道某,其子
在省娶婦,其婦翁亦道員也。成婚甫三日,某子欲遠出,婦怪問何事,某言赴黃崖聽張七先
生講書。婦恚曰:「新婚未幾,乃即遠離,何無人理耶?」某曰:「張先生約束嚴,不可不
往。」婦訴諸父母,因共疑婿為邪教中人,父尚猶豫未決,母曰:「已誤將女適匪人,今不
速發,將滅門矣。」乃張皇其詞,以稟巡撫。於是積中叛逆之證據益確,閻遽欲興兵剿之。
是時,丁葆楨為山東按察,白閻曰:「張之子實在省為候補知縣,觀其為人循謹,其父亦必
非謀叛者也。請令其子速赴砦,招其父至省,毋遽發兵 !」閻良久始許之,允予限五日。丁
即傳張實,告以將滅門狀,實伏地叩頭大哭。丁曰:「無懼!可速於五日內招爾父來,則可
無事。」實即飛馳至砦,勸積中往省。積中曰:「吾講學有何罪?若輩乃欲媒孽我耶?貪黷
官吏,欲借此以興大獄,為立功地。我若往,彼輩鍛煉週內,何求不得。即幸而事得解,乃
公肯以磊磊落落之身,低首下心以乞活耶?汝輩懼,可自往也。」實跪請之不已,積中怒
曰:「積中此生,決不履公庭。必欲積中出者,積中出而就死耳。積中亦丈夫也,伏劍而死
則可;桎梏而死則不可。積中以身殉學矣,何出為?」聲色俱厲 !是時,撫藩在省,待張實
七日不至,閻詢丁,丁不能復為地。外間謠言益厲,遂命總兵湖北人王某,記名提督湖南人
王某,道員湖南人王某,率大兵往剿,破砦而入,積中舉家自焚死,官兵大肆婬掠,死者萬
餘,此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事也。砦既破,而未得謀反實據,閻乃責三王曰:「汝輩皆言謀
反是實,今奈何無據,若三日不得,則殺汝輩。」三王急,最後搜得戲衣一箱,命營中七縫
工補治之,即以此為據,復殺縫工以滅口,由是諸在事者,皆如剿匪例以論功雲。
朴庵曰:中國之學,自漢以還,非瑣碎即空虛,無當實用;積中聚徒數千人,講學以致
用為本,而數千人皆奉約束如命,不可謂非豪傑之士也。積中既誣以叛逆死,其書盡遭焚
燬,惜哉 !嘗聞父老言:其同學之人,愛力極堅,信道甚篤。今日人心渙散,道力薄弱,世
亦有豪傑之士,繼積中而起者夫 !
張積中傳
第 1 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