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500-2015水禽禽1 型副黏病毒病诊断技术.docxVIP

DB35T 1500-2015水禽禽1 型副黏病毒病诊断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11.220 B 41 福 建 省 地 DB35 方 标 准 DB35/T 1500—2015 水禽禽 1 型副黏病毒病诊断技术 Diagnostic protocol of disease caused by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 in waterfowl 2015-02-28 发布 2015-06-01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35/T 150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傅光华、黄瑜、白泉阳、施少华、程龙飞、傅秋玲、万春和、陈红梅、彭春香、 吴波平、陈珍。 1 DB35/T 1500—2015 水禽禽 1 型副黏病毒病诊断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鸭(鹅) 禽1型副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及强毒株与低毒力株鉴别诊断的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操作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品种鸭(鹅)的禽1型副黏病毒病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0 新城疫诊断技术 3 疫病概述 禽1型副黏病毒, 又称为新城疫病毒, 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 可感染大多数的禽类, 包括鸡、鸭、 鹅和鸽等, 引起禽类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毒株的致病力和感染宿主的种类、日龄及其机体免疫抵抗 力等因素有关,且家养水禽(鸭、鹅)发生禽1型副黏病毒病时,其临床剖检病变有别于鸡新城疫。 4 临床诊断 4.1 临床症状 当鸭、鹅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症状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之一: a) 出现扭颈、侧翻、角弓反张、腿麻痹/瘫痪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b) 产蛋母鸭(鹅)出现产蛋异常; c) 腹泻或呼吸道症状。 4.2 剖检病变 当鸭、鹅出现以下肉眼可见的剖检病变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之一: a) 胰腺散布针尖状白色坏死点或(和)出血点; b) 脾脏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点(灶)(适用于鹅); c) 消化道粘膜有局灶性出血或坏死、溃疡、结痂; d) 脑组织出血或充血。 4.3 实验室确切诊断 当鸭、鹅出现4.1的临床症状之一或4.2的剖检病变之一时,应进行实验室确切诊断。 5 样品采集与处理 2 DB35/T 1500—2015 5.1 样品采集 对于发病鸭(鹅) 群, 采集的样品为发病鸭(鹅) 咽喉棉拭子和泄殖腔棉拭子, 泄殖腔棉拭子需带 有粪便; 采集雏鸭(鹅) 泄殖腔棉拭子较为困难时, 可收集其新鲜粪便代替。对于病死鸭, 则采集胰腺、 脾脏及脑组织。 5.2 样品处理 采集的样品置于样品保存液中,其中组织和咽喉棉拭子的样品保存液配制方法见附录A.1.2; 泄殖 腔棉拭子(或粪便)样品保存液的配制方法见附录A.1.3。 磨碎的组织或粪便与含抗生素的PBS按1:4的比例制成悬浮液,棉拭子则置于2 mL含抗生素的PBS中 充分振荡。上述样品在37 ℃作用60 min或4 ℃作用12 h,棉拭子在反复挤压后弃去。 6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诊断以及强毒株与低毒力株的鉴别 6.1 主要仪器设备 6.1.1 PCR 仪。 6.1.2 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 6.1.3 生物安全柜。 6.1.4 微量移液器。 6.1.5 组织匀浆器。 6.1.6 电泳仪。 6.1.7 电泳槽。 6.1.8 紫外凝胶成像系统。 6.2 试剂 6.2.1 RNA 提取试剂 Trizol。 6.2.2 三氯甲烷。 6.2.3 异丙醇。 6.2.4 焦碳酸二乙酯(DEPC) 处理水:配制方法见附录 A.3。 6.2.5 75%乙醇: 用新开启的无水乙醇和 DEPC 水配制, -20 ℃预冷。 6.2.6 商品化的、经过操作者检验合格的一步法 RT-PCR 试剂盒。 6.2.7 溴化乙锭:见附录 A.4。 6.2.8 1×TAE 缓冲液:见附录 A.5。 6.2.9 1%琼脂糖凝胶:见附录 A.6。 6.2.10 DNA 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 Marker: DL2000。 6.2.11 10×加样缓冲液:见附录 A.7。 6.3 引物 参见附录B。 6.4 试验步骤 6.4.1 样品核酸的提取 3 DB35/T 1500—2015 6.4.1.1 对于样品核酸的提取按 6.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