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三峡优秀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郦道元三峡优秀教案 【篇一:三峡优质课获奖教案】 天水市 2015 年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 《三峡》 甘谷县第六中学 谢金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 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 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正面侧面、动静相结合的描写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是:在欣赏?语言之美?环节。为了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通过从赏析内容到写法再 到意境,逐步深入,并在?语言之美?环节时举例,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 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齐读)北魏著名地理学 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 (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读课本注解)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板书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三、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快速浏览课文,对照注释,把不懂的画出来。 2、放录音,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3、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4、学生两两互读,相互指出。 5、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白色的急流]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的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盛。]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疏通文意、问题探究 1、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 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第一段: 略无阙处(毫无) (阙 通 缺)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第二段: 夏水襄陵(漫上) 不见曦月(太阳) 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 或王命急宣(有时 ) 虽(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 疾也(不如) (快)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第三段;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飞漱其间(急流冲荡) 良多趣味(实在) 第四段 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林寒涧肃(寂静) 哀转久绝(转同啭 声音曲折) 2、重点句子翻译: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着飞奔的马或驾着风,也没有 这样快。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白色的急 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 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 无穷。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 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 异常凄厉。 3、朗读比赛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开展小组比赛 4、反馈交流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5、问题探究 问题一、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正面写山的长、多、陡、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可见其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