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述定南客家虎形国文化特征与国屋保护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赣州市定南县客家围屋的历史溯源;简述了定南客家虎形围的生态环境及文化景观特征,虎形围本身的建筑文化特征,以及虎形围历史与现代名人方其道、方学元的关系;由此,引发笔者对定南客家围屋保护作用的论述。
关键词:围屋渊源;虎形围文化特征;围屋保护作用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车步村的客家围屋建筑“定南客家虎形围”,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距今231年历史。因其建筑形式肖形入虎文化原素理念,产生了“虎形围”独特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特征,2010年,该项目被列待批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着重论述了定南客家围屋的保护作用。
一、定南县客家围屋渊源
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定南县,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建县,定南辖七镇119个村,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人口22万,99%以上为客家人,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定南县地处武夷山九连山脉南支,属赣江与珠江的东江水系分水岭,这里低山丘陵、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水充足、年均气温19笆,气候冬暖夏凉,清纯的东江、赣江两源养育了热情好客的定南客家儿女,他们勤劳勇敢、重文尚武、节俭开拓,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人文与独特的客家围屋,定南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最美家园。
据县三次文物普查:定南明?隆庆三年建县之初,县域地广人稀、人文经济急待振兴,时遇闽粤沿海倭寇横行,朝廷封海,便有黄廖张李、钟陈刘曾等30多姓的闽粤客家先民心生恐惧,闻讯定南建县,相率它徙。他们拖家带口、背负祖牌,沿武夷九连,经福建西南,走广东梅州,三迁返客,纷至沓来。同时,把优秀的闽粤客家文化带入,形成了和衷共济、崇文重教、信奉佛道、相信风水的定南客家文化,他们利用当地的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独特的定南客家围屋。
定南流传“草鞋脚上、灵牌背上”的谚语。一是说客家人穷,除祖宗灵牌一无所有;二是说客家人不忘祖,逃出家门、万物能舍、祖牌不丢。他们在定南栖身后,总觉灵牌无处安放,便搭茅寮挂祖牌,又觉于心不忍,经多年积累后,便从山中走到平地建造土木盖瓦的房屋,定南称“做屋”。定南客家“慎终追远”,觉得灵牌本应安放在祠堂神龛内,但建祠耗资巨大,单家独户无能为力,做屋先做厅为权宜之计,厅设神龛祀家神,安放祖牌后,在厅两边做屋供家人居住,由此,出现了早期的定南客家民居。
二、定南客家虎形围的文化特征
位于定南县历市镇车步村的“定南客家虎形围”,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距今231年历史,系方氏先祖日辉历时12年建成。围高2层、炮楼3层,平面布局“凸”字形,围屋面阔42米,进深33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采用砖石木混构。该围坐西朝东,背靠虎形山龙脉,左右砂山稠密,地势西高东低。始建者将围屋肖建为一座生气勃勃的坐山虎,前栋两侧炮楼肖形为虎爪,中间大门建为虎头状,门为虎口、窗为虎眼、门额为虎鼻、灰塑门罩为虎耳;后栋正中只一座炮楼肖形为虎尾,遂取名“虎形围”。后因人口增加、子孙求学,又该围左侧青龙位增建了私塾文院。其大门朝向广远开阔,近有溪水环绕、良田百亩,远呈五案笔架峰,寄托了建造者祈望子孙繁荣昌盛、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景。
“虎形围”集家、堡、祠、内院、水井、门坪、池塘七者功能为一体,四面外墙砖石及顶,一层外窗为“III”形麻石条窗,二楼皆为II、。形枪眼。前栋仅一石匡双开大门、铁版镶嵌,前栋两角炮楼与后栋中位炮楼突出外墙1.2米,有瞭望枪眼,足使四面八方外防无死角、防御极强。南北外纵栋各有小门,使围内南北通风干爽,整体外墙砖石垒砌,严丝合缝、固诺金汤。
“虎形围”700平方米的大门坪是族人逢年过节民俗活动场所,门坪东南北3面筑有1.8米围墙,东北角建悬山瓦顶双开斗门(俗称:财门),站在财门北望,一条自北向南河水直冲斗门而来,流至围东、向西南而去,美其名曰“只见水来不见水走”的聚财格局。清?姚廷銮诗曰“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就是对客家围屋风水格局的形象写照。
进入虎形围大门厅,见180平方米的围内大院,院左侧有丰涌水井供族人生活饮用,左侧是老少生活场地,内院两侧各有南北通风小门,得益冬暖夏凉。再入堂大门为二进两厅一井,上厅龛合祭台是族人祭祀场所;中厅为族人议事厅堂;中上两厅天井分隔,天井两侧厢房为亲朋来客居所。两厅内8根下座八角石墩、上顶轩梁的木柱,轩梁阴雕阳刻吉祥花纹、惟妙惟肖。围内门框、天井麻石条砌,地面河石铺成铜钱、葫芦等财福纹样,围内廊道四通八达、曲径通幽。再入后栋中位“观音厅”,是族人求嗣得子、祈福安康的祭所。3厅两侧建有住房百间,供族人居住,其左青龙位横栋就是后建的私塾文院了。
虎形围生态环境及文化景观特征
虎形围对周边生态环境的选择,是严格按照客家传统风水理论进行布局,围屋选址于典型的山间盆地之中,四周砂山屏立,现青龙昂首态势,呈藏风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