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古籍诗词类诗话 杨时诗话.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时诗话.txt 楊時詩話 宋 楊時   為文要有溫柔敦厚之氣,對人主語言及章疏文字溫柔敦厚尤不可無,如子瞻詩多於譏 玩,殊無惻怛愛君之意;荊公在朝論事多不循理,惟是爭氣而已,何以事君?君子之所養要 令暴慢哀僻之氣不設於身體。(《龜山集》卷一○ 《語錄》)   陶淵明詩所不可及者,沖淡深粹出於自然,若曾用力學,然後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 成。(同上)   《狼跋》之詩曰:「公孫碩膚,赤舃幾幾。」周公之遇謗,何其安閑而不迫也?學詩不 在語言文字,當想其氣味,則詩之意得矣。(同上)   作詩不知 《風》、《雅》之意,不可以作詩。尚譎諫,唯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乃 為有補;若諫而涉於譭謗,聞者怒之,何補之有?觀蘇東坡詩,衹是譏誚朝廷,殊無溫柔敦 厚之氣,以此人故得而罪之。若是伯淳詩,則聞之者自然感動矣,因舉伯淳 《和溫公諸人禊 飲詩》云:「未須愁日暮,天際乍輕陰。」又 《泛舟詩》云:「只恐風花一片飛。」何其溫 厚也。(同上)   《考槃》之詩言:「永矢弗過。」說者曰 「誓不過君之朝」,非也。矢,陳也。亦曰永 言其不得過耳。昔者有以是問常夷甫之子立,立對曰:「古之人蓋有視其君如寇仇者,此尤 害理。何則?孟子所謂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寇仇」,以為君言之也。為君言則施 報之道,此固有之。若君子之自處,豈處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君 子之心蓋如此。《考槃》之詩,雖其時君使賢者退而窮處為可罪,夫苟一日有悔過遷善之 心,復以用我,我必復立其朝,何終不過之有 !大抵今之說詩者多以文害辭。非徒以文害辭 也,又有甚者,分析字之偏旁以取義理,如此豈復有詩?孟子引 「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 之秉彞,好是懿德」曰:「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彞也,故好是懿德。」其釋詩也,於其本 文加四字而已,而語自分明矣。今之說詩者殊不知此。(同上)   問 《牆有茨》之詩,若以為勸誡,似不必存。曰:著此者,欲如此惡不可為耳。所以不 可為,以行無隱而不彰,雖幽暗深僻之中,人亦可以知其詳也。人之為惡,多以人莫之知而 密為之,然終不能掩密。為之者,其初心也,至於不能掩蓋,已無如之何耳,豈其所欲哉? 此君子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也。(同上卷一 《京師所聞丙戌四月至六 月》)   「九月,丁卯,子同生。」曰:子同者,正名,其為桓公之子也。《猗嗟》之詩序曰: 「人以為齊侯之子。」其詩曰 「展我甥兮」,則明莊公非齊侯之子矣。以經考之,莊公之 生,桓公之六年也,至十八年始書 「夫人姜氏遂如齊」,而 《左傳》載申繻之諫與桓公適齊 之事,則前此文姜蓋未嘗如齊也。未嘗如齊,而人以莊公為齊侯之子,《春秋》安得而不辨 乎?此 《春秋》所以另嫌明微也。(同上)   閔二年,書 「鄭棄其師」。觀 《清人》之詩序可見矣。文公惡高克,使之將兵御狄,久 而不召,遂使眾散而歸。豈非棄其師乎,蓋惡其人而使之,將兵之外之兵何罪?故止罪鄭。 齊桓公攘戎狄而封衛,未嘗請命於天子而專封之也,故 《春秋》書 「楚丘」而不言其封衛, 蓋無取也。然則 《木瓜》美桓公,孔子何以取之?曰:《木瓜》之詩,衛人之詩也。衛為狄 所滅,桓公救而封之,其恩豈可忘也,欲厚報之,不亦宜乎。在衛人之義,不得不以為美其 取之也,以衛人之義而已。若 《春秋》褒貶,示天下之公,故無取。(同上)   問:文姜與齊侯婬,詩人以不能防,閑其母刺莊公,莊公固當深罪乎?曰:固可罪也。 觀 《載驅》之詩,言 「魯道有蕩」,則魯之君臣蕩,然無以禁止也。夫君夫人之出入,其威 儀物數甚備,其曰 「齊子發夕」,又何其易乎禮。婦人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既曰 從子,子乃不能防,閑之恣其婬亂,於誰責而可乎?許穆夫人思歸,唁其兄,而義不得其 賦。《載馳》之詩曰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是雖欲歸,不可得也。曰 《凱風》何以美孝 子?曰不能安其室,是求嫁也,嫁猶以正,非如姜氏之婬於齊也。又此詩之所取,特美其負 罪引慝而已。若叔於田之詩序,所謂 「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其刺之蓋與 《猗嗟》之刺莊公 同義。」(同上卷一一 《餘杭所聞丁亥三月》)   問:或謂 「荊公晚年詩,多有譏誚神廟處,若下註腳,盡做得謗訕宗廟,他日亦拈得 出?」曰:「君子作事,衹是循一個道理,不成荊公之徒,箋註人詩文,陷入以謗訕宗廟之 罪,吾輩也便學他?」昔王文正公在中書,寇萊公在密院,中書偶倒用了印,萊公欲勾吏人 行遣;他日密院亦倒用了印,中書吏人呈覆,亦欲行遣。文正問吏人:「汝等且道密院當初 行遣倒印者是否?」曰:「不是。」文正曰:「既曰不是,不可學他不是。」更不問。如今 日所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