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古籍诗词类诗话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pdf

中华古籍诗词类诗话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txt 法藏碎金錄詩話輯錄 宋 晁迥   餘嘗愛樂天詞旨曠達,沃人胸中。有詩句云:「我無奈命何,委順以待終;命無奈我 何,方寸如虛空。」夫如是,則造化陰騭,不足為休戚,而況時情物態,安能刺鯁其心乎? 卷一   予嘗有 《晚年勤道自修詩》云:「老來何故惜分陰,如月明虧魄漸侵。進道不遑求廣 智,隨時隨處且冥心。」因思自說 「冥心」二字,蓋言四威儀中不拘閑忙,每遇意到,即時 隨分檢情攝念是也。《晉書隱逸辛謐傳》云:「冥心至趣,而與吉會。」唐賢白樂天 《寄酬 常州陳使君詩》斷句云:「勿使問榮枯,冥心無不可。」近代僧俗有名者詩僧貫休 《懷香爐 峰道人詩景聯句》云:「冥心同槁木,掃雪帶微陽。」又齊己 《山寺喜道者至詩》斷句云: 「知住南岩下,冥心坐綠苔。」又吳融 《寄貫休詩》斷句云:「若得重相見,冥心學半銖。 」如此之類,不可具舉。大約冥心二字,謂以其心,向晦宴息,善入無為,潛符妙道之理 也。同上   唐刺史李繁,述 《玄聖蘧廬》十六篇,其序有云:「冀深信照之,能度苦厄;又知有以 常相見,不在於眼界。」予因思白樂天有詩云:「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 心無一事時。」是知至人之相見,在心不在眼也。同上    白樂天酷好遊觀,形於吟詠,有詩句云:「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將秉燭游。」又有 詩句云:「眼看筋力減,游得且須游。」如此之類,不可具舉。予謂樂天所好者,常游耳; 予所好者,游可游,非常游。予好列子之遊。列子曰:「人之遊也,觀其所見;我之遊也, 觀其所變。」謂凡人唯睹榮瘁殊觀,以為休戚,未覺與化俱往,勢不暫停。予又好壺丘子之 遊。壺丘子曰:「務外游不如務內觀,外游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取足於身,游之 至也;求備於物,游之不至也。」予詳其意,謂人身取像二儀,無有不備,大約貴乎反躬觀 理,心游於大道足矣,故予好之。予於遊觀,又好莊子云:「假道於仁,托宿於義,以游逍 遙之墟。」又好老子云:「常無慾以觀其妙。」予以立意為宗,觸類而長,唯變所適,下筆 不休也。同上   予因泛覽究觀,具知世為幻也,人為幻也,心為幻也,智為幻也,何以明之?白樂天有 詩云:「幻世春來夢,浮生水上漚。」此言世為幻也。又有詩云:「生去死來都是幻,幻 哀樂系何情。」此言人為幻也。《圓覺經》云:「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 動。」此言心為幻也。《圓覺道場修證儀》云:「佛運如幻,智慧出谷響音,聲說空中風畫 言教,救攝夢想苦惱眾生,還令悟入法性。」此言智為幻也。夫如是,則從凡至聖,無不是 幻,誰能於此重重夫幻化之中,妄執有法,以自苦耶?而今而後,予當遇物而應無所,將迎 順緣而過無所,固必未知果能然乎,而志願如此。同上   《晉書隱逸傳》云:嵇康從孫登游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康每嘆息,將別謂曰:「 先生竟無言乎?」登乃曰:「子識火乎?火生而有光,不用其光,而果在於用光;人生而有 才,不用其才,其果在於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 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子無求乎?」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乃作 《幽憤 詩》,曰:「昔慚柳下,今愧孫登,予詳識真二字,愛之重之,以為明哲保身之法也。」賢 達詣道之見也。有智之士,可不務乎。卷二   又 《晉隱逸傳》云:董京,字威輦,至洛陽行吟,常宿白社中。時乞於市,得殘碎繒 絮,結以自覆;全帛佳緜,則不肯受。或見推排罵辱,曾無怒色。孫楚貽書勸仕,京不從, 答以古詩,其末有句云:「萬物皆賤,惟人為貴。動以九州為狹,靜以圜堵為大。」予詳最 後二句,明知足常足鵬鷃逍遙之意也。又詳其少欲忍辱,涉於梵行,得非高僧高士,倫類相 參而流轉乎 !同上    白樂天有自詠詩云:「斗閑僧尚鬧,較瘦鶴猶肥。」予因自思抑亦如此,仍敘餘意,可 資清談。爰自引年掛冠,攝生修道,居深跡晦,絕無泛交。行健聽聰,覺有所得,乃復為兩 句,以擬前詩云:「介居僧尚雜,警聽鶴猶聾。」同上    白樂天有詩云:「慚將理自奪,不是忘情 。」竊思 「理」「奪」二字,正是予切用之 法。夫御世之道,求理而已,出世之道,理可廢乎?以理奪情,率由智勝,以理復性,率由 力勝。若能智力兼備,理性相符,真學指歸,曲盡善矣。卷三   予嘗作 《心禱六符》詩云:「恬和端潔及虛明,六妙均融道法成。願考此祥皆密契,不 求知己浪傳名。」今復追解其意,意欲己心恬靜和暢,端真潔清,虛白明瞭,妙妙相應。若 得心之體用如此畢備,不必廣求禪學之法,亦不求眾人知己也。同上    白氏詩云:「自從苦學空門法,消盡平生種種心。」予因此語,曉悟學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