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VIP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8 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元明清的国家统一及版图奠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 A.触动了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 C.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 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 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3.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4.元仁宗时有官员上书:“远方蛮夷,顽犷难制,必任土人,可以集事。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基于此,元朝创立了“蒙夷参治”之法,实行土官制度,并把土官正式纳入了国家统一官吏体系加以管理,对土官的承袭、升迁、惩处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些举措( )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 C.折射出当时行省地位下降 D.解决了边疆分裂隐患 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诗句 历史现象 A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B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C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卖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D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的减弱 6.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7.隆庆五年(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 )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8.嘉庆七年(1802年),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9.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10.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11.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 12.宋初地方官通常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后来甚至出现了两年一任,不少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宋廷却没有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对此,宋廷的考虑主要是(  ) A.提高办事效率 B.保证吏治清明 C.防止地方割据 D.精简官僚队伍 13.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g55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