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茬设施黄瓜智能通风控温控湿研究.docx

越冬茬设施黄瓜智能通风控温控湿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越冬茬设施黄瓜智能通风控温控湿研究 ? ? 陈 晔 (沈阳市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温室生产中,环境温度、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日光温室的通风控温、控湿仍然是由人工开闭风口操作完成,人工放风需要有人长期在设施中观察温度,每天都要占用2-3小时进行放风,人工浪费严重,并且温湿度难以做到精确控制,远未达到作物生长需要的最佳环境条件。多云多风异常天气,人员管理不及时,棚室温度会忽冷忽热,导致作物病害发生;雨天常因关风不及时,造成雨水进棚,损毁作物;因遗忘而忘记开风,导致温室出现高温、亚高温危害,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的甚至绝收。黄瓜是世界范围内需求量较大的蔬菜种类之一,随着种植管理技术和设施的不断发展,设施黄瓜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开展设施黄瓜智能通风控温控湿数学模型研究,解决设施黄瓜温室内温湿度调控等一系列难题,实现智能通风精准控温控湿操作,为设施黄瓜标准化栽培、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实现设施黄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通风设备 采用沈阳青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N127型通风器。该设备主要由电源、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四部分构成,单机可带动120米温室通风,适应各类温室结构现状、气候条件,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数据采集精准、存储查看便捷。 1.1.2 试验棚室 在辽宁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平安堡村选择相邻传统混合钢架结构日光温室10个,长度从81-224米,宽度在7-8米,墙体厚度在3.7-6.3米,墙体高度在2-4米,使用年限为0-12年间。(基础数据见表1) 表1 目标棚室基础数据采集表 2 钢架 122° 54′ 27″ 42° 41′ 53″ 615 301 81.4 8 4.5 4.1 4 良好3 钢架 122°54′23″ 42°42′14″ 616 205 224 7.9 4 5.1 3 良好4 钢架 122° 54′ 53″ 42° 42′ 35″ 616 193 112 7.5 3.8 3.7 2 一般5 钢架 122° 54′ 53″ 42° 42′ 36″ 616 186 113 7.2 3.7 3.7 2 一般6 钢架 122° 55′ 11″ 42° 42′ 16″ 612 191 91.38.65 4.8 6.3 2.4 优质7 钢架 122° 55′ 52″ 42° 43′ 00″ 619 178 104.6 8 3.7 3.7 2.8 一般8 钢架 122° 54′ 25″ 42° 41′ 50″ 646 195 90 7.95 4.2 4.2 3.7 较差9 钢架 122° 55′ 12″ 42° 41′ 49″ 622 89 165 8 4.3 4.3 3.7 一般10 钢架 122° 55′ 11″ 42° 41′ 48″ 614 63 147 8.2 4.3 5.4 3.5 优质 1.1.3 供试作物 种植黄瓜(Cuculnis sativu L .)品种为奇美1号。 1.2 试验设计 1.2.1 技术路线 根据黄瓜产量、品质、收入记载,从观测数据中筛选出产量高、质量优、经济效益高的目标棚室,整理分析MN127型通风器测定并存储的温室小气候环境数据,探究科学放风调控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总结出一天中的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五个时段最佳放风温度和变温时间,编制人工智能模拟环境控温最优数学模型。 1.2.2 设备安装 在定植越冬茬黄瓜前,目标棚室安装智能通风器。其中,目标棚室3安装两套通风设备,其余每棚室安装1套设备,每套设备配备温度传感器安装3个,传感器1为棚室主控温传感器,安装于棚室风口正下方,作物生长点上10公分位置。传感器2、3安装于近风口和远风口端各1个,其除可替代主控温传感器控温外,还可通过比较与主控温传感器所获温度差值,对提高或降低控温参数,提前或延后开风和关风时间进行分析比较。 1.2.3 栽培管理 各棚室统一栽培管理模式。 ①整地施肥。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3000kg,过磷酸钙100~150kg,饼肥200~300kg,草木灰50~100kg。深翻30cm,然后耙细整平,做畦,浇水保墒待定植。 ②定植。2020年l0月20日播种,膜下5cm地温稳定在12℃后,于11月23日定植。 ③前中期管理。定植后约15d,浇1次稀薄腐熟粪水,趁墒松土;四叶一心到盛果期及时搭架和吊(绑)蔓,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隔两水追1次肥,结瓜盛期可隔1水追1次肥,开沟追施或穴施。 ④后期管理。盛果期后,平均10d左右浇1次肥水,每隔7-10 d叶面喷施速乐硼1次。 2.结果与分析 2.1 最优棚室筛选 采用产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