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刚”与“柔”(含解析素材及范文).docxVIP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刚”与“柔”(含解析素材及范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主题训练--------“刚”与“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国藩在《挺经·刚柔》中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奋发、进取)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刚与柔是相对存在的两种形态,取舍之间彰显人生智慧。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与刚是太极拳的精髓,此拳不可以柔名,日久恐流于滑举也;亦不可以刚名,日久恐流于硬拳也;难在刚柔相济的中和上,亦难在以柔克刚的灵活上。这一拳术理念在深层次上,含有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智慧,具有一种敢以柔弱之姿去和风暴搏击的伟大气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赞美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典雅清幽、温润恬淡;有人歌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志洁行廉、正直坚贞。荷既有柔的秀美,又有刚的壮美。所以,老子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刚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刚,弱也,刚而柔,韧也。 ——老子《道德经》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以上名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刚”是一种高尚的气节、坚定的信念、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如乌江自刎的项羽、豪放的苏轼、不屈于元兵的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谭嗣同;“柔”反映的是人良好的素养,表现为随和低调的处事风格、悲天悯人的细腻情怀、任劳任怨的生活态度、耐心细致的做事方法等,如忍辱负重的蔺相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受宫刑的司马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笔本为绕指之柔,许多书法家却能柔中见刚。阳刚、阴柔是书法的重要元素,相辅相成。书法如此,生活亦然。 假设一位不懂书法的人向你请教书法与人生的关系,请你从“刚与柔”的角度,结合书法的具体特点,进而深入生活或生命,为其阐明人生的道理(所选素材可不局限于书法家)。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紧扣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这灵物,无时无刻显示它的智慧。“滴水穿石”,何其刚也;“顺流而下”,何其柔也。水的智慧在刚与柔之间彰显。小到个人,大至社会的魅力与精神也同水一样,在这一刚一柔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 不限。 答案 1.例文: 亦坚亦柔,成就和谐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便是所谓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 诚如毕淑敏所言,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人心,首先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以道德准则为盾牌,以理想信念为防线的我们都是天赋使命的战士,应有勇气也有毅力捍卫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东西,像英国文豪托尔金在《魔戒》中诠释的那样,“相信这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一定存在某种良善,值得我们奋战到底”。没有人能做到始终无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品质,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让对“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的担忧战胜被“人世间的阴雨灰色帘罩”蒙蔽的恐惧。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便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