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8 页
双山隧道至金家湾立交段改造工程
绿化灌溉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与我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1.2业主提供1:500地形图
1.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
《园林绿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
《园林绿地灌溉工程技术规程》(CECS 243-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设计内容及上阶段意见执行情况
2.1设计内容
快速路三纵线双山隧道至金家湾立交段改造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设计范围内绿化灌溉系统。
2.2上阶段意见及执行情况
2022年10月9日上午,大渡口区城乡建委组织召开了快速路三纵线双山隧道至金家湾立交段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会,其中涉及绿化灌溉审查意见及回复如下:
1、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要求建议考虑桥梁挂设花箱(桥梁外侧及墩柱)相关技术措施(绿化灌溉给水及排水设计)
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按意见补充完善,详见设计说明3.2节。
灌溉系统设计
(1)现状给水管道分析
沿本次设计沿三纵线新华立交两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400给水管道;沿三纵线新华立交至榕华街段东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600~DN900给水管道,沿西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400给水管道;沿三纵线文体立交至榕华街段东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900给水管道,沿西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200~DN300给水管道;沿三纵线文体立交至兴龙路段东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200~DN800给水管道,沿西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布置有现状DN200~DN400给水管道;沿金建路两侧人行道下布置有DN500~DN600给水管道。
本工程位于大渡口区,为重庆市自来水公司服务范围,。
(2)灌溉取水方式选择
道路常见绿化灌溉主要有喷灌、滴灌及取水栓手动灌溉三种方式。其中喷灌系统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度,有利于植物降温和增强植物页面的光合作用,供水压力大,水的蒸发和飘逸损失较大,可实现自动控制;滴灌系统节水效果明显,对土壤的地形的适应性强,不增加环境湿度,灌水量和灌溉范围的可控性强,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限制植物根系发展,建设成本高,可实现自动控制;取水栓投资成本较小,不易实现科学取水,运行维护成本较高,无法实现自动控制。本次设计参照《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要求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在上跨桥花箱处设置滴灌系统,其它位置设置自动喷灌系统。
3.1喷灌系统
3.1.1喷灌系统平面布置
本次设计沿金建路北侧绿地;三纵线主线桩号K5+410~K5+510段两侧绿地;F辅道桩号K1+400~K2+020段桥梁东侧及下方绿地;C辅道桩号K0+000~K0+140段右侧绿地;D辅道K0+660~K0+780段左侧绿地;A辅道桩号K2+310~K2+370段桥梁下方绿地、桩号K1+740~K1+860、K1+250~K1+580段左侧绿地、桩号K1+100~K1+210段右侧绿地;朝阳B匝道桩号K0+030~K0+140段左侧绿地;三纵线右线K1+480~K1+890、K0+840~K1+380段桥梁下方绿地;三纵线左线K0+140~K0+330段道路两侧绿地以及B辅道号K1+540~K1+610段左侧绿地布置埋地散射喷头。喷灌系统采用集中取水方式,全线共设置17处取水点。喷灌系统共设置112组电磁阀,每组电磁阀后布置5-8个埋地散射喷头,或者8-16个15系列条状喷洒系列MPR喷头
设计压力0.21-0.45MPa,喷头流量0.11-2.1m3/h,喷洒角度0°-360°,埋地散射喷头喷洒半径4.5m,15系列条状喷洒系列MPR喷头喷洒半径5m。
本项目喷灌系统共设计散射喷头618个,15系列条状喷洒系列MPR喷头96个,De90给水管长度3367m,De63给水管道1180m,De50给水管道4264m。
3.1.2喷灌系统控制方式
整个灌溉灌区采用全自动智能灌溉中控,由电磁阀、解码器、解码器双绞信号线与控制器构成。通过中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便民服务中心--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doc
- 便民服务中心绿色建筑碳排放全生命期计算(核算)报告.doc
- 放坡计算书--倾斜土层土坡稳定计算.doc
- 柑橘提质改良及初加工产业发展项目--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doc
- 高强钢筋用量比例计算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用量比例计算表信息.docx
- 国省道修复养护项目(S543社济小学至平摊新村段)中修工程施工图设计——路面说明.docx
- 国省道修复养护项目(S543社济小学至平摊新村段)中修工程施工图设计—总体设计说明.docx
-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专篇.doc
- 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使用比例计算表.docx
- 路网建设项目-纵五路道路照明设计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