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事类”作文写作方法+好句好段+名家范文.docxVIP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事类”作文写作方法+好句好段+名家范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事类作文如何写精彩? 学会记事,是记叙文写作最起码的基本功。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情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情说清楚了。”可见一个人说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还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诸如洗锅洗碗、跳绳拔河等事情,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都关乎我们的成长,构成我们成长的阶梯,因而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真实的事情比虚构的故事更稀奇,这是因为虚构的故事必须符合可能性,而真实的事情却不必顾及这一点。”在他看来,无论事大事小,真实最重要。 学会记事,应从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情写起。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我们能将其写具体,写深刻,就是好文章! 写作点拨 一、交代清楚事件的要素及过程。 要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了怎样的事件,一般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写,力争把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课文借鉴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我”悲观绝望的心情)。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挡”是母亲有意的动作,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从而加重消极情绪):“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通过对母亲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把一个慈爱、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点评:这段文字写的是母亲央求“我”去看菊花一事,从“我”独自坐在屋里,母亲进来到出去的过程交代得既清楚又完整,从而凸显出母爱的缜密、细微。 二、突出所叙述事件的重点。 写作时不能泛泛地描述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应选择一件或几件较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要注意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次要部分要略写,或不写。 ?课文借鉴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潞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在儿子眼里则是“高大”的,写出了“我”在两代人心中的地位,为下文“我”体会到重大的责任感作铺垫。)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表现了“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我”的决定反映出“我”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 点评:分歧是散步过程的重点,作者写“我”面对分歧而采取的决定,则是重中之重,毕竟“我”是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上有老,下有小。基于自己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而能陪伴母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考虑,“我”决定走大路,这不仅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所以,作者将之置于突出地位。 三、对事件的感悟力求深刻。 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可起到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叙述事件之后,应进行必要的议论或抒情,点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想,以此来深化中心,揭示主题。 ?课文借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第一个“蹲”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爱护,第二个“蹲”写出了妻子对儿子的体贴和呵护。)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写出了“我”和妻子走得非常小心,因为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实质上揭示了中年人要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点评: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基础上,这种表达由此而引发的人生感悟:中年人要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起到了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思维发散 1.写一件有趣的事,如: 想起那件事就令我捧腹大笑。事情发生在前几天,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吃晚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鹦鹉从笼子里飞出来了,多亏我眼明心快发现了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