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作业++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5.1《论语》十二章+作业++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1《论语》十二章 作业 一、小阅读-课内 1.《〈论语〉十二章》中提到孔子思想中的“恕”的概念,有什么现实意义? 2.《〈论语〉十二章》在说理上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分析。 3.阅读《〈论语〉十二章》第一则选文,思考孔子所说的“好学”跟今天的“好学”意义有什么不同? 4.应如何理解《论语十二章》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5.如何理解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十二章) 6.如何理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请结合成长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7.“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与孟子的“四端说”有何关联? 8.下列有关《论语》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夫子”均指的是孔子。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多称名,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也多称名。 B.《论语》重视运用词汇描摹情状,比如,经常用带有“尔”“乎”“然”“如”“焉”等词尾的词汇。像“子路,行行如也”就表现了子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则表现了他们和乐的样子。 C.《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归与,归与”等等。这类句子可以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情感。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特点之一。 D.《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之所以丰满生动,是因为《论语》在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表现了他的鲁莽直率。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孔子认为,一旦大家这样做了,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 B.“仁”作为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化,具有约束性的特点。 C.孔子认为,仁德的修为,要靠自己来实行,不需要依靠别人的检查督促来完成。 D.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10.下列对《论语》中有关文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②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③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A.礼乐要以仁为基础 B.乐和礼能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 C.乐和礼是相辅相成的 D.乐要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 11.下列哪个句子不适用于“学习与教育”的话题(???)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C.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二、名著阅读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②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③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⑤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及其所在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厌恶;仁者厌恶不仁,其心仍本于爱人。 B.耻,感到耻辱;士志于行道,不会在意衣食。 C.游,研习;研习六艺,可以成才,也能进德。 D.夺,掠夺;匹夫有勇力,所以不能掠夺其志。 (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写出对选文中画线句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体验举一例说明。 (3)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孔子对“志”的看法,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其当代价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②之。”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子曰:“无为而治③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注释】 ①北辰——指北极星。 ②共——同“拱”,环抱、环绕之意。 ③无为而治——舜何以能如此?一般儒者都以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优游而自逸也。”(《三国志·吴志·楼玄传》)。如《大戴礼·主言篇》云:“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已无为而天下治。”赵岐《孟子注》也说:“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乙】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