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阿房宫赋
一、文学常识。
1. 填空。
杜牧(803-852),字 ① ,后人称之为 “ ② ”。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 ③ ”;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 ④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答案]
牧之杜樊川小杜小李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杜牧,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等以及黄、池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著有《樊川文集》。
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并注重日常积累。
2.“赋”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的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作者围绕一个事物,就某一客观对象反复描写,多方渲染,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达曲传其义,情尽意足之效果。本文的第三段就体现了上述特点。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已是晚唐,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喜欢游猎,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三、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缦立远视 ①
[知识点]
通假字
[答案]
缦,通“慢”,长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缦,通“慢”,长久。句意:长久地站立着,远远地观望。
(二)古今异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语境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 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 ?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4)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怜悯
[知识点]
古今异义
[答案]
①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
②气候,古义:指天气(雨雪阴晴)的意思;
③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④可怜,古义:可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1)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句意: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
(2)气候,古义:指天气(雨雪阴晴)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句意:一座宫殿中间,天气却不一样。
(3)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句意: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
(4)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句意: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三)词类活用: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
(1)六王毕,四海一 ①
(2)北构而西折? ②
(3)廊腰缦回? ③
(4)檐牙高啄 ④
(5)蜂房水涡? ⑤
(6)未云何龙 ⑥
(7)不霁何虹 ⑦
(8)朝歌夜弦 ⑧
(9)鼎铛玉石 ⑨
(10)金块珠砾? ⑩
(11)楚人一炬 ?
(12)族秦者秦也? ?
[知识点]
词类活用
[答案]
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名词作状语,北,向北;西,向西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啄,名词作状语,像鸟嘴名词作状语,蜂房,像蜂房;水涡,像水涡。名词作动词,云,出现云;龙,出现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名词作动词,歌,歌唱;弦,奏乐名词用作动词,鼎,把鼎当作;玉,把玉当作名词用作动词,金,把金当作;珠,把珠当作炬,名词作动词,放火族,名词作动词,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句意: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
(2)句意:它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
(3)句意:走廊如绸带般萦回。
(4)句意: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
(5)句意: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
(6)句意:没有起云,为什么出现龙。
(7)句意: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
(8)句意: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
(9)句意: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
(10)句意:把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与妻书.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谏逐客书.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说“木叶”.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哈姆莱特.doc
-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窦娥冤.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