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窑鲍家营第三、四次发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隆化县隆化窑鲍家营窑址 时间:2011年5-6月 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隆化县民族博物馆 继第一、二期发掘,为配合城中村建设,经国家局批准,考古队于对隆化县兴州窑鲍家营窑址进行了后续发掘。 共计发掘950平方米,新发现窑炉6座、灰坑6个、灰沟1条,作坊2处。获得瓷片标本数千件。除继续一、二期发现器物类型外,发现新器形有钧釉盘、元青花盖碗、釉陶葫芦形建筑构件、印花盘模等。题字内容略有增加,增加“至大二年”、“道德清净”等题款。绘画内容增加人物等种类。根据地层关系结合遗物特征,可分早、中、晚三期。中期可分前后2段。早期为金末元初,中期为元代,晚期为元末明初。 窑炉结构与前期发现相近,发现3个窑炉叠压遗迹,推测为废弃后在相同地方重建。房址分地上及半地穴2种,仅残留砖石墙基,分里外间。墙基主要以毛石垒砌,宽近1米,外间狭小残留灶坑,内屋较宽大,有火炕,屋外墙侧为烟囱。 新发现钧釉盘器形完整,釉色均匀,与早期发现诸多残片胎质、釉色相同,多在早中期出土。青花盖碗胎质粗黄,多有剥釉,青花发色较深,杂有凝斑,绘草叶纹,样式与同类器物黑绘花相同。印花盘模,胎质粗黄,硬度较高,盘面阴刻莲花。盘模和青花盖碗处于中期层位。釉陶葫芦形建筑构件,花口、双耳,腹部对称模印团花和火焰珠各一对,下缺失,底釉深绿,火焰珠涂黄釉,为晚期器物。钧釉、青花、三彩残片遗址多有发现,推测即为隆化窑产品,地层中大量发现定窑盘、碗残片,多素面,少量划花、印花,推测和仿制样品有关。 结合发掘,考古队对隆化窑范围进行了调查,对鲍家营窑区范围进行了铲探。经勘探,鲍家营窑区位于县城北部,为北窄南宽、南北狭长形状地带,东西约200米,南北约550米。通过调查,发现隆化窑汤头沟窑区。汤头沟窑区地处隆化盆地北部边缘,位于汤头沟镇小汤头沟东沟卢家窝铺山湾,东西50米,南北50米。另外在隆化盆地南缘韩麻营等处也发现窑区线索,在苔山、金场梁、缸瓦窑沟等地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瓷土。 隆化盆地东北距赤峰缸瓦窑不足100公里,风格接近,技术上存在交流。金末元初,由于战乱因素,导致磁州窑衰落,瓷器烧造中心南移,许多规模较小民窑利用当地资源,在官府匠户制度的刺激下,一度繁荣。明初由于朝廷将兴州境内全部居民强行迁往燕山以南,隆化窑最终消亡。 领队:郭济桥 执笔:李楠、刘洋、郭济桥

文档评论(0)

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