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7 《杞人忧天》
(真题+模拟专练)
【1-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8.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1)联系课文。
序号
释义
课文
①
或以宾王对______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②
再三吟讽,因曰______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答案】
(1)①有人 ②于是,就 (2)A.⑤ B.①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翻译。根据所给的一个句中的虚词,推断另一个句中相同的虚词的意思。
①所给句是“今或闻无罪”: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或:有人;根据这个提示,“或以宾王对”中的“或”就该译为:有人,整句译为:有人便告诉她是骆宾王;
②所给句是“因往晓之”:于是就去劝他。因:于是,就;根据这个提示,“再三吟讽,因曰”中的“因”就该解释为:于是,就,整句译为:反复吟诵了几遍,于是就说。
【2-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困于心,衡于虑 D.其人舍然大喜
【答案】B
【解析】
B句子中没有通假字。A“冥”通“溟”,海之意。C“衡”通“横”,梗塞,不顺。D“舍”通“释”,解除,消除。
【3-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中二模语文试题】选出与例句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引与俱亡 ( )
A.身亡所寄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能力。解题时要在明确句意的基础上作答。
(1)例句中的“亡”为逃跑。
A.同“无”,没有;
B.同“无”,没有;
C.逃跑;
故选C。
【4-2021年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亡以应 身亡所寄
B.虎狼食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天之于民厚矣
D.以残年余力 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亡:都是通假字,同“无”,解释为“没有”;
B.食:吃/同“饲”,饲养,喂养;
C.于:在/对于;
D.以:凭/因为;
故选A。
【5-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乙)(陆象先)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新唐书·陆象先传》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身亡所寄 ②因往晓之
③累徙蒲州刺史 ④大吏白争
19.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作用。
20.你从甲乙两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教益?
【答案】
18.①无,没有 ②告知,开导 ③屡次 ④表明,说明
19.(甲)(乙)两文采用借事寓理的手法,以语言描写等方式描绘人物形象,都讽刺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0.①对不切实际的问题不要庸人自扰。②做人要脚踏实地,要有远大的理想、志向。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④人要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用自己的知识去了解环境,社会,不能一味空想。
【解析】
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1)“身亡所寄”的意思是“自己无处存身”,“亡”的意思是“无,没有”;
(2)“因往晓之”的意思是“就去开导他”,“晓”的意思是“告知,开导”;
(3)“累徙蒲州刺史”的意思是“陆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知识梳理)(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点专项复习(部编版)(广东专用)).docx
- 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知识梳理)(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点专项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docx
- 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过关训练)(原卷版)(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礼包(部编版)).docx
- 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过关训练)(解析版)(专题07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作品)-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礼包(部编版)).docx
- 专题07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热搜题备战中考历史高分必练 (参考答案).docx
- 专题07 选择题压轴题-三年中考考试题化学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
- 专题07 静电现象(基础练)(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苏科版)).docx
- 专题07 静电现象(基础练)(含答案析)(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苏科版)).docx
- 专题07 音标填词 1下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复习重难题型专练(仁爱版)(原卷版).docx
- 专题07 音标填词 1下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复习重难题型专练(仁爱版)(含答案析).docx
- 专题07 《杞人忧天》(知识梳理)-备战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docx
- 专题07 《短文两篇》(爱莲说)(典题练习)(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学习宝典(部编版)).docx
- 专题07 《短文两篇》(爱莲说)(典题练习)(含答案析)(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学习宝典(部编版)).docx
- 专题07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阅读与考点揭秘(原卷版)(赢在积累之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过关宝典(部编版)).docx
- 专题07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阅读与考点揭秘(含答案析)(赢在积累之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过关宝典(部编版)).docx
- 专题07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阅读百分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