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学派和发展历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智能的学派和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目前,在国际人工智能界公认的研究学派主要有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下面分别对这些学派作些简单介绍。 1) 符号主义:(Symbolicism),又称逻辑主义(Logicism)、心理学派(Psychlogism)或计算机学派(Computerism),是基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的人工智能学派。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数理逻辑,人类认知(智能)的基本元素是符号( Symbol),认知过程是符号表示上的一种运 算。 2)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仿生学派 (Bionicsism)或生理学派(Physiologism),是基于神经网络及网络间的联结机制与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学派。联结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 3) 行为主意:(Actionism),又称进化主义(Evolutionism)或控制论学派(Cyberneticsism),是基于控制论和“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的人工智能学派。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控制论,提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为,取决于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而不是表示和推理。 一、算术运算阶段 1614 年苏格兰人 John Napier 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1623 年 Wilhelm Schickard 制作了一个能进行 6 位数以内加减法运算,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该装置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1625 年 William Oughtred 发明计算尺; 1642 年,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 Blaise Pascal 发明了第一台真正的机械计算器——滚轮式加法器,其外观上有 6 个轮子,分别代表着个、十、百、千、万、十万等,只需要顺时针拨动轮子,就可以进行加法,而逆时针则进行减法,原理和手表很像,算是计算机的开山鼻祖了;1668 年英国人 Samuel Morl 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币;1671 年德国数学家 Gottfried Leibniz 设计了一架可以进行乘法运算,最终答案长度可达 16 位的计算工具; 1822 年英国人 Charles Babbage 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设计理论非常超前,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利用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设计被后人所采用; 1834 年 Babbage 设想制造一台通用分析机,能够完成所有的算术运算,该分析机由四个基本部件构成:存储库、运算室、传送机构和送人取出机构,类似于现代计算机的五大装置:输入、控制、运算、存储和输出装置,因此他被公认为计算机之父;1848 年英国数学家 George Boole 创立二进制代数学,提前近一个世纪为现代二进制计算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0 年美国人口普查部门希望能得到一台机器帮助提高普查效率,Herman Hollerith (后来他的公司发展成了 IBM 公司) 借鉴 Babbage 的发明,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并设计了机器,结果仅用 6 周就得出了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如果用人工方法,大概要花 10 年时间)。算术运算主要是以机械方式来实施的。 二、数学运算阶段在以机械方式运行的计算器诞生百年之后,随着电子技术 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由机械向电子时代的过渡,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电子器件逐渐演变成为计算机的主体,而机械部件则渐渐处于从属位置。1906 年美国人 Lee De Forest 发明电子管,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4 年 2 月 IBM 公司成立,从此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诞生;1935 年 IBM 推出 IBM601 机,这是一台能在一秒钟内算出乘法的穿孔卡片计算机; 1937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 Alan M.Turing 出版了他的论文,并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图灵机” 的数学模型;1937 年 Bell 试验室的 George Stibitz 展示了用继电器表示二进制的装置,尽管仅仅是个展示品,但却是第一台二进制电子计算机;1940 年 Bell 实验室的 Samuel Williams 和 Stibitz 制造成功了一个能进行复杂运算的计算机,该机器大量使用了继电器,并借鉴了一些电话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 1941 年 Atanasoff 和学生 Berry 完成了能解线性代数方程的计算机,取名叫“ABC ”,用电容作存储器,用穿孔卡片作辅助存储器,那些孔实际上是“烧”上去的,时钟频率是 60Hz,完成一次加法运算用时一秒;1946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