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与科技 猜猜看: ? ? ? ? 四大古典小说 请制作一个表格,反映四大古典名著的情况。 (友情提示:从作者、成书年代、取得的艺术成就方面) 体裁 作者 作品 生活年代 特点(成就) 明 清 小 说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罗贯中 明代初期 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 明代初期 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吴承恩 明代 中期 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曹雪芹 清代 我国成就最高的古典长篇小说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为什么在明清时期小说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4、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罗贯中塑像 《三国演义》一书描绘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此书语言简洁明快,“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家喻户晓,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 一、《三国演义》 请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然后讲一讲与片段前后相关的故事。 《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与残暴,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现实,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水浒传》 你能概括书中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吗? 《水浒传》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你能讲一讲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谁知好汉多? 把梁山好汉的名号写下来, 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呼保义——宋江 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用 豹子头——林冲 入云龙——公孙胜 小李广——花荣 小旋风——柴进 花和尚——鲁智深 金枪手——徐宁 九纹龙——史进 混江龙——李 俊 双枪将——董平 旋 风——李 逵 行 者——武 松 浪 子——燕青 浪里白条——张顺 双尾蝎——解宝 拼命三郎——石秀 神算子——蒋敬 矮脚虎——王英 铁扇子——宋清 翻江蜃——童猛 八臂哪吒——项冲 笑面虎——朱富 小霸王——周通 母夜叉——孙二娘 鼓上蚤——时迁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 三、《西游记》 你知道哪些孙悟空的故事?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想一想 作者在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用意是什么? 结合作者所处的年代,想一想《西游记》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在《西游记》的神话世界里,处处有人间的影子:神圣的天庭和人间森严的王朝相似;贪赃枉法的地府,和人间的衙门并无两样;无恶不作的妖魔鬼怪,简直是人间恶霸、官僚的化身。神话里的世界其实是明王朝祸国殃民罪行的写照。作者的锋芒直指黑暗的封建社会。但书中也宣扬了因果报应、佛法无边的迷信思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曹雪芹 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像 1.“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2.“ 宝黛的爱情为什么以悲剧告终?”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该怎样认识?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想一想: 《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红楼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我国古代把中药叫做“本草”,历代都有人本草进行研究,取得相当多的成就,如下: 材料: 书名 成书时期 记载药物种类 《神农本草》 战国 365种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 730种 《证类本草》 宋元 1500种 李时珍发现明朝以前的本草著作有很多的谬误,如将观赏的兰花错当成治病的兰草。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实地调查。因此他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 问题: 1、李时珍的本草著作与之前的本草著作相比,有哪些进步? 2、李时珍认为前人本草著作谬误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实地调查,他又是怎么做的? 宋应星 字长庚,奉新人。明代著名科学家、诗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举世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