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指南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指南
目 录
1 车门铰链及分缝线概述 1
1.1 车门铰链及分缝线的定义 1
1.2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要求 1
1.2.1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通用要求 1
1.2.2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功能要求 1
1.3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典型结构介绍 2
2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流程 3
2.1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过程介绍 3
2.2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各阶段输入输出内容定义 4
3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详细设计 5
3.1 车门铰链选型及布置设计 5
3.1.1 铰链的选型 5
3.1.2 车门铰链布置处轴线距离车门外板最小尺寸空间的计算 5
3.1.3 上/下铰链间距的初步设定 7
3.1.4 铰链轴线内倾角/后倾角的设定 7
3.1.5 铰链轴线的初步构建 9
3.2 前门典型断面设计 10
3.2.1 上铰链主截面初步绘制 10
3.2.2 上铰链主截面运动校核与调整 10
3.2.3 下铰链主截面的绘制 12
3.2.4 其它主截面/局部截面的绘制 14
3.3 前门上/下铰链初步 3D 数据构建 14
3.4 前门与翼子板分缝线可绘制范围构建 16
3.4.1 前门与翼子板分缝线边界 M 构建 16
3.4.2 前门与翼子板分缝线边界 N 构建 17
3.4.3 前门与翼子板分缝线可绘制范围 18
3.5 前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 3D 校核 19
3.5.1 前门开启初始与翼子板干涉校核 19
3.5.2 前门最大开启角度干涉校核 19
3.6 后门铰链及分缝隙设计简述 20
4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评审及验证 20
5 典型设计案例 21
主要参考文献 24
前 言
本指南规定了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概述、设计流程、详细设计、评审及验证、典
型设计案例。
本指南暂时无法识别是否涉及专利技术。
本指南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工程部提出。 本指南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指南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工程部起草。
本指南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工程部解释。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成龙、张胜俊。
本指南于 2011 年 12 月首次发布。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指南
1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指南
1 车门铰链及分缝线概述
1.1 车门铰链及分缝线的定义
a. 车门——在本设计指南中特指乘用车侧面, 可绕铰链轴线作旋转开闭运动的车门, 包括前门和后
门。
b. 铰链——在本设计指南中提到的铰链均为合页式铰链, 拥有唯一固定的旋转轴线, 车门铰链包括
同轴的上铰链和下铰链。
c. 分缝线——在本设计指南中, 分缝线特指前门与翼子板间缝隙中前门侧的边界线、后门与前门间
的缝隙中后门侧的边界线。
1.2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要求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是车门系统设计中第一个需要完成的工作,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是
否合理,决定了该车门系统在整车的使用寿命内能否正常开闭,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2.1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的通用要求
a.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符合车门的安装及调整工序要求, 保证车门安装及调整工序能够顺
利方便的进行。
b.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能够适应整车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公差累积, 以及正常使用
寿命内的变形,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c.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保证车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操作轻便,不至于产生干涉异音或划
痕。
d.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保证分缝线尽量满足或接近造型构想。
1.2.2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的功能要求
a.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满足整车提出车门最大开度要求,以保证乘员的正常出入。
b.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保证前门开闭过程中不与翼子板, 后门开闭过程中不与前门发生干
涉。
c. 车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设计应保证车门在开启到最大开度,包括白车身条件下(未安装限位器) 和过开工况下, 不会与侧围、铰链或其它构件发生冲击干涉; 并尽量减少铰链布置对 A/B 柱尺寸
的削弱影响。
d. 车门铰链布置应尽可能加大铰链间距, 以有效提高车门系统下垂刚度, 防止车门在使用过程中的
下沉。应保证车门在 10 万次台架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