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东雷诗存.txt
許東雷詩存 (近人)許家惺 著 王義勝 箋註
前言
義勝自垂髫至弱冠,每去外祖父許大可公府上省問際,輒見其書案案頭壓有二卷詩草,一是
外祖所譔不殫煩室詩存,另一是曾外祖家惺公所譔許東雷詩存,十數年間,次次如此。此二
卷詩草與外祖可謂是須臾不離。文革禍起,先外祖遽然逝去,其生前所寶重之二卷詩草,輾
轉為義勝保存至今,倏忽已四十年矣。丁亥春月,有家惺公孫寶文先生,因追仰祖跡,決意
將其祖詩草付梓,以閎揚先輩高風峻節。而箋註一事,則委之於義勝。
許家惺,字默齋,號東雷。上虞人,清同治癸酉年 (一八七三)生,民國十四年 (一九
二五)歿。其祖父許正綬為清道光九年進士,先後任湖州府學教授二十餘年,有重桂堂集光
緒刻本傳世,惜今日在民間已成絕版,萬難覓得。在書香門第之熏陶下,家惺公幼承家學,
自是媕雅善詩文。然四次鄉試落第,既是打擊,亦不啻是覺醒之初萌。此後,便絕意科舉,
畢生從事自謂之 「佣筆」事。即前後任新聞報,中外日報之編譔及主筆。當是時,中國正深
陷在各帝國主義,尤其是日本帝國主義之壓迫,掠奪,瓜分之中,亦是西方各類思想大肆進
入之時,亦是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風起雲湧之際。無疑,凡此種種,對家惺公思想成長
都起著舉足輕重之影響,以致他的詩作具有如下特徵。
首先,對清廷腐敗政治作無情抨擊。早期甲午年所作題鍾馗擊鬼圖,揭露出 「巨蠹艱奸
滿朝廷,睢盱跋扈爭睥睨。」欲令鍾馗將彼等盡數捉去。如果說此詩對清廷尙抱幻想,則至
庚子年所作拳亂即事 「南遷莊烈帝嘗羞,便到天南有盡頭。」已直斥慈禧與光緒還不如明代
亡國之君崇禎帝。而在庚戌年所作秋興八首,則昇華到更高層次,剖析清廷必然敗亡之緣
由。「風雷不作魚龍化,終見螔蝓貼壁枯。」果然,僅一年,作者之預言便在武昌起義之槍
聲中得到明證。
其次,對民主革命之讚同與歌頌。辛亥三月,廣州起義失敗,一百餘革命志士被害,潘
達微等人覓得七十二具遺體叢葬於黃花岡。消息傳至滬上,作者即刻賦就吊黃花岡三首,為
死難烈士致哀。同年所作三十九歲生日述懷,更是大聲鏜鞳呼喚革命迅即來到:「縱目五洲
飽眼看世界,千古運會不後亦不先。我願天生英雄造時勢,沐日浴月乾坤大轉旋。」而且直
欲為革命軍譔寫討伐韃虜之檄文:「盾鼻磨墨譜我鐃歌樂,此時此際豪情復翩翩。」此處,
一員為民主革命攘臂大呼之書生形象,已躍躍欲出。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妄想黃袍加身,
復闢帝制,便對革命黨人屢施毒手,或私下買兇暗殺,或公然囚繫處決,激起二次革命。作
者此際,又寫出 「狼煙又見滾燕河,炎漢初平復起波。」(上海癸丑之役書感)痛斥袁之倒
行逆施。至民國五年,袁死,北洋段祺瑞組閣,政治局勢撲朔迷離際,作者又寫出國慶節有
感:「掛帆無恙誠堪慶,稅駕何方尙可悲。」雖對前途迷惑,但一如既往謳歌為建立共和制
度而犧牲之英烈:「青磷碧血遍郊野,化作華燈萬道紅。」
再次是承繼我國古代詩人憂國憂民之情懷。在庚戌年,作者與報社同人約游吳淞礟台。
但見枯草野蔓,斷碣殘壁,蕭瑟淒涼。鴉片戰爭時,此處曾有惡仗。南京條約簽後,清廷撤
防,礟台遂為廢壘,國門從此洞開。在長江口淒風夕照中,作者偕同一行詩侶,痛心疾首,
吟唱出 「鑄錯何人沉鐵鎖,籌邊底事缺金甌。」「設險殊違柔遠術,撤防乃見御邊才。」亦
沉痛,亦諷刺,或可垂於不朽矣。由於清廷腐敗,當時貧富懸殊已達登峰造極。一面是達官
貴人窮奢極欲,一面是饑民寒士倒斃溝壑。作者多首作品接觸表達此類主題,將民間疾苦躍
然紙上。如津門雜感:「滯跡津門雜感多,樓台到處競笙歌。數錢奼女多於鯽,乞食貧兒似
織梭。」凡此種種意境,皆從家惺公憂國,傷時,愛民之心中化來,讀者諸君自可於篇什內
揣度,此不一一。
義勝自接詩草之箋註來,每一字一典,無不求其精義而究其本源。昕夕臨深履薄,不敢
稍有怠荒。然自忖罹咎文革,荒廢青春,故學不過高中,纔不及中人,恐不免有大舛誤處。
每思之則惶惶然不可終日。又詩草若干牽率應酬之作,不自知僭妄而酌為刪割之,所謂瑕磨
而玉乃潤,粃糠去而粒米愈珍也。近世陳石遺曰:「為子孫者刊其祖父之著作,不擇精粗美
惡,惟求多多益善者,自謂孝子,實罪人也。」不知家惺公尙許我否?詩草中異體字,通借
字一仍其舊,惟計算機字庫闕如,則以通用字代之。原附評語,亦一應采入。為適從今人眼
孔計,又請張青雲君亦略加評騭。青雲君乃當代年輕詩家,幼承家學,古文造詣,出入唐
宋。然遭際不偶,以三峽移民遷徙滬郊,供職某私企,月休一天,日工作十餘小時。如此,
尚能為本稿譔寫評語,僕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古體詩詞乃我華文化之精粹,它將中國文字
語言之美推至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