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集藏四库别集 望溪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溪集.txt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七   望溪集        別集類六 【國朝】提要   【臣】等謹案望溪集八巻   國朝方苞撰苞所作周官集註諸書已別著錄其古文雜著生平不自收拾稿多散佚告歸後門弟 子始為裒集成編大抵隨得隨刋故前後頗不以年月為詮次苞於經學研究較深集中説經之文最多 大抵指事類情有所闡發其古文則一以法度為主嘗謂周秦以前文之義法無一不備唐宋以後步趨 繩尺而猶不能無過差是以所作上規史漢下仿韓歐不肯少軼於規矩之外大體雅潔而變化太少終 不能絶去町畦自辟門戸然其所論古人營度為文之道頗能沈潛反覆而得其用意之所以然故雖蹊 徑未除而源流極正近時為八家之文者要當為苞屈一指雲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望溪集巻一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讀經   讀古文尚書   先儒以古文尚書辭氣不類今文而疑其偽者多矣抑思能偽為是者誰與夫自周以來著書而各 自名家者其人可指數也言之近道莫若荀子董子取二子之精言而措諸伊訓大甲説命之間弗肖也 而謂左丘明司馬遷揚雄能為之與而況其下焉者與然則其辭氣不類今文何也嘗觀史記所採尚書 於肆覲東後則易之曰遂見東方君長太子朱啟明則曰嗣子丹朱開明有能奮庸熙帝之載則曰有能 成美堯之事者如此類不可毛舉因是疑古文易曉必秦漢間儒者得其書苦其奧澁而稍以顯易之辭 更之其大體則固經之本文也無逸之篇今文也試易其一二奧澁之語則與古文二十五篇之辭氣其 有異乎遷傳儒林曰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遂以起其家逸書而安國自序其書謂科斗 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増多二十五篇夫古文旣不可知僅 就伏生之書以證而得之則其本文缺漫及字體為伏生之書所不具者不得不稍為増損以足其辭暢 其指意此増多二十五篇所以獨為易曉而與伏生之書異與然則遷所云以今文讀之者即餘所謂以 顯易之辭通其奧澁而非謂以隸書傳之也   讀大誥   昔朱子讀大誥謂周公當時欲以此聳動天下而篇中大意不過謂周家辛苦創業後人不可不卒 成之且反覆歸之於卜意思緩而不切殊不可曉嗚呼此聖人之心所以與天地相似而無一言之過乎 物也蓋紂之罪可列數以聳人聽而武庚之罪則難為言所可言者不過先王基業之不可棄與吉卜旣 得可征天命之有歸而已夫感人以誠不以偽此二者乃周人之實情可與天下共白之者也其於武庚 則直述其鄙我周邦之言未嘗有一語文致其罪其於友邦君苐動以友伐厥子之私義而不敢謂大義 當與周同仇也非聖人而能言不過物如是與不惟此也周初之書惟牧誓為不雜武王數紂之罪惟用 婦言棄祀事而剖心斮脛焚炙刳剔諸大惡弗及焉至於暴虐奸宄則歸獄於多罪逋逃之臣故讀牧誓 而知聖人之心之敬雖致天之罰誓師聲罪而辭有所不敢盡也讀大誥而知聖人之心之公審已之義 察人之情壹稟於天理而修辭必立其誠也然大誥之書自漢至宋千有餘年讀者莫之或疑至朱子而 後得其間焉是又治經者所宜取法也夫   讀尚書記   書說之謬悠莫如君奭篇序稱召公不悅及周公代成王作誥而弟康叔自唐以後眾以為疑朱子 出其論始定然折之以理而未得其情也餘旣辨周官正戴記然後悟曰是二者亦劉歆之為耳蓋歆承 莽意作明堂記奏定居攝踐阼之儀而戴記所傳無是也故預徵天下有逸禮古書周官文字者令記說 於廷中以示明堂記所自出 【不徒購其書而征其人使記説利其無稽也故前後至者以千數】而又 多為之征於文王世子之篇竄焉週末諸子言禮者莫篤於荀卿而網羅舊聞莫先於史記故於荀氏司 第 1 页 望溪集.txt 馬氏之書亦竄焉奏稱周公踐阼而召公不悅所以探漢大臣之心而多為之變以攜之也而於記無可 附故於君奭之序竄焉而並竄魯燕世家以為之征莽改元稱康誥王若曰朕其弟小子封以為周公受 命稱王之文則當是時尚無篇首周公作洛眾防之文也 【使此文前具則必引為明證而不徒虛為之 説矣】歆知其說為天下所心非故復竄此以設疑於後世爾蓋是篇乃伏生之書博士弟子所循誦也 若早竄焉則眾嘩然而辨其非矣蘇氏謂康誥之首乃洛誥錯簡羣儒因之亦非也其地其時實與多士 篇應而見士於周義亦近焉蓋五服之國各登其民治而貢士於周故公因而告之然大義無存焉雖存 而不論可也餘憫漢唐諸儒為歆所蔽使聖人之經受其誣而記禮者及荀氏司馬氏亦為歆而受惡故 辨其所由然使後有考焉   讀尚書又記   西伯受命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及以是年改元自歐陽氏辨其妄羣儒昭然若發蒙矣然特謂司馬 氏孔氏毛氏之妄耳書之傳詩之序自前世多疑其偽惟史記為完書遷知六藝必折衷於孔子文王服 事殷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