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意境。
2、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3、掌握衬托及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了解本词最突出的手法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最爱是扬州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至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赞誉。远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难怪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当时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扬州人杰地灵。鉴真、秦少游、郑板桥、朱自清。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盛极一时(历史上的扬州几度变迁,几度轮回)
二、词人零距离
姜夔:800多年前,一位21岁的词人,目睹了这一感人的历史瞬间(破碎的河山),难抑心中的悲凉,自度声律,独创词牌,追古抚今,聊以为叹。他就是南宋的姜夔。[板书课题和作者]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仕,飘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拖着衣襟)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能自度曲、工诗,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三、名篇不厌百回读
1.听朗诵示例,师生试读全词,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慢词是指配乐的曲子曲调舒缓),我们读这样的词,吐字要慢,停顿要长,要读得沉着,荡气回肠。
2.正音正字。
霁 荠 怆 度 窥 蔻
黍离:是《诗经·国风·王风》中的篇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稷,是两种农作物。离离,指行列貌,整齐茂盛的样子。靡靡:行步迟缓貌。摇摇:形容心神不安。噎:忧深气逆不能呼吸。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行役路过西周故都,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四、含英咀华
1.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序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写作原因。
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怎样的图景?
明确:见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冷月、红药
听到——清角吹寒 (以声写静)
联想——重到须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扬州城已是“空城”(词眼)
3.词人的想象与现实相比照,产生巨大反差,词人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那么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这份昔盛今衰的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的?
明确:昔盛今衰\感时伤世
胡马窥江
虚(昔日繁华的扬州)实(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相济(见板书设计)
4.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明确: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吗?
①废池乔木――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战争
[补充]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姜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咎为“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