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油气系统特征及勘探评价.docxVIP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系统特征及勘探评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地质研究 天 然 气 工 业 2004年8月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系统特征及勘探评价* 叶加仁1 顾惠荣2 (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上海海洋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叶加仁等.东海西湖凹陷油气系统特征及勘探评价,天然气工业,2004;24(8):8~11 摘 要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论述了组成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控制油气系统发育 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远景与方向。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发育4个含油气系统,多属凝析油与天 然气系统,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含油气系统发育受源 岩、储层、盖层、构造演化、输导网络及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凹陷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 质条件,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应在寻找平湖组含油气系统和构造型油气藏的同时,加强对深部层系与非构造油 气藏的油气勘探工作。 主题词 含油气系统 控制因素 勘探评价 油气勘探 西湖凹陷 东海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的东北部,面积约 4.6×10?km2, 新 生 代 最 大 沉 积 厚 度 超 过 1 0 0 0 0 m(1.2,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以始新 世末的玉泉运动和中新世末的龙井运动为标志,本 区历经断陷、拗陷和区域沉降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并 分别发育拉张性正断裂、压性断裂及剪切平移断裂 为主的断裂系统3。 自 Dow 于1972年在AAPG 年会上提出石油系 统(oil system)一 词以来4,经过广大油气地质工作 者的共同努力,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日趋成熟,并已成 为指导油气勘探的重要思维工具5。 一、油气系统特征 研究区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分别由古新统 (E1)、 始新统平湖组(E?p)、 渐新统花港组(E?h)、 中 新统龙井组(N?l)、 玉泉组(N?2y) 和柳浪组(N?3l)、 上新统三潭组(N? s) 及第四系东海群(Qd) 组成。 该区已发现8个油气田和4个含油气构造,明 确地指示了含油气系统的存在,且以含气系统为主。 基于西湖凹陷的含油气特点及成藏特征,笔者 采用以有效烃源岩、主要储集岩名称和表示系统可 靠性的符号来命名的方案6,并同时考虑油气充注 程度、运移排烃方式与捕集方式等因素”。划分出 西湖凹陷发育平湖组 — 花港组(!)、花港组 — 花港组 (!)、中新统一 中新统(.)及中、下始新统与古新统一 古潜山( .)等4个含油气系统。 1. 平湖组一花港组(!)系统 该含油气系统的源岩为平湖组暗色泥岩和煤 (图1),源岩成熟度高,主要处于生油带和湿气带;烃 源岩成熟期始于渐新世末期,在中新世进入生排烃 高峰期8);储集层为平湖组、花港组及龙井组砂岩, 其中在保假斜坡带以花港组和平湖组为主,中央背 斜带以花港组为最重要;生储盖组合型式有自生自 储和下生上储两种,并以下生上储型为最重要;油气 藏类型可能主要有背斜型、断块型、岩性型及复合型 等种,其中在中央背斜带和平中地区以背斜型为主, 平北地区以断块型为主;油气运移方式以侧向为主, 垂向为次;就油气的富集程度而言,该系统属高阻 抗、正常充注类型。该系统的地理分布范围广,几乎 遍及整个凹陷;地层分布范围自平湖组到中新统顶 面,平湖组和花港组上部连续分布的厚层泥岩为区 域性盖层,龙井组泥岩可作为局部盖层。目前钻井 已在平中、平北、苏堤及龙井等区带揭示该含油气系 统,其为凹陷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 *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与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编号:GG-170-10491-1460) 资助成 果。 作者简介:叶加仁,1966年生,教授;199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获数学地质专业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 油气地质与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电话:(027 E- mail:jrye@cug. ,jiarenye2000@yahoo. · 8 · · 9 · 维普资讯 第24卷第8期 天 然 气 工 业 地质研究 地质研究 65 56.5 48 38 35.4 29.1 23.3 7 5.2 1.64 年龄(Ma) 古新统 始新统 渐新统 中新统 上新统 界,系,统 E E? E E?P 间断 E,hd Eshu N; 间断 N? N Q 段,组 烃源岩 储集岩 盖层 上覆岩层 燃闭形成 张 性 压 t 剪 切 断裂活动 生一运 聚 持续时间 保存 t 关键时刻 图 1 西湖凹陷平湖组一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