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 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一卷)
2022 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一卷)
材料一
近年来,长茂村围绕破解人、财、地三个难题,乐观推动系列要
素联动改革,逐步从一个进展落后的农业村蝶变为远近著名的“明星
村”。
以前的长茂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农作物一年两季,一季烤烟,
一季稻谷,粗放式耕种方式抗风险力量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旦
遇上了台风,基本就是颗粒无收。”长茂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华说,“我
们村地处世界长寿之乡,土壤富含‘长寿元素’硒,空气与水质好、
温差大,但为何农业却成为 ‘跛脚’产业?”曾十余次到此走访的农
业高校王教授直言,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原来就不明显,若是
以分散的土地、少量的资金连续传统农业生产形态,收益自然一般。
32 岁的黄波是长茂村的致富能手。去年上半年,他一口气向村
里的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租下 40 亩地进展木耳种植,“这 40 亩地,
涉及几十户人家,我现在不用一一去谈,只要找村里股份合作经济联
合社就行,省去大量沟通成本。”去年以来,为解决承包地分散化、
1
碎片化和低效使用等问题,长茂村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 “农夫以承
包经营权入股,以求将分散在每家每户的耕地经营权‘化零为整’,
实现股权到人、股份合作、集体运营。”刘振华介绍,“村级土地合
作社以合适的价格集约土地,并将集约后的土地以竞价方式承租出去。
对于土地租金增值部分,土地合作社进行二次安排。50%返还给土地
出租农户,50%归作集体,用于村里产业进展、关爱老人等公益事业。”
黑木耳产业园是长茂村近些年进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缩
影。该产业园由长茂村利用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与产业帮扶资金投资兴
建,总投资约 500 万元,占地约 10 亩,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
化经营。记者在黑木耳产业园看到,几十个村民忙着栽培菌种、制作
菌棒、养菌,柳琴就是其中一位。“在这上班,一个月有 4000 元左
右的工资,也能照看家里。”她笑言。据了解,在前期土地流转基础
上,长茂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建设厂房和种植基地,然后每年以 20 万
元价格租赁给企业,探究 “党支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形
式,联手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同时,村党支部组织农户成立产业合作
社,进展专业化生产,形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模式,有效解决农户传统种植模式风险大、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为村
民供应内有技术、外有销路的产业链服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农村进展产业有资金需求,但金融机
构有规避风险的责任, “钱从哪儿来,怎么才能用好”的问题愈发突
2
出。为此,长茂村根据因地制宜、入社自愿的原则,探究成立长茂村
资金互助社,并设立村级互助基金。 “互助基金的资金来源为村民自
筹、财政支持和社会捐赠三部分,我们实际筹款 103 万元。”刘振华
说。之后,在互助基金中设置 100 万不动本基金,用于村集体、农业
合作社及村民在银行担保贷款,担保贷款总额度为 300 万元。不动本
基金的利息,一部分归村集体,一部分返还给资金互助社社员。“基
金担保+村集体审核+银行授信”合作方式,为长茂村带来多渠道、多
方式的融资服务,有助于满意农户短期种养、技术设备购买与更新、
产业投资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也为长茂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开展项
目投资供应资金支持。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如何释放沉淀资源、推动产业兴盛,是不少
乡村遇到的现实难题。在王教授看来,只要思路和方法得当,就能找
到适合本地的致富之路,就像把米、红豆、红枣等熬制成八宝粥,能
得到更多附加值。长茂村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材料二
77 岁的彝族老阿妈克迟莫,乘坐 5619 次列车从下普雄前往上普
雄走访亲戚。阿妈很爱笑,也很健谈,由于牙齿几乎掉光,她笑着的
时候总是大方地抿着双唇。她说: “1968年,25 岁从上普雄嫁到了
下普雄,走了一天多的山路,才到夫家。两年后的 1970 年, ‘小慢
3
车’开了,40 多分钟就可以回娘家。”尽管近几年山里的大多数村
子都修了大路,但是大凉山区常常消失落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
难,阻断大路畅通,冬季也常常封路。对于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老乡们
来说,5633 次列车还是最平安、时间最有保障的出行方式,许多时
候也是唯一的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