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上学期期中-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一、题型考点
1、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
2、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歌主题。
二、真题探究
(2022秋·江苏苏州·高一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①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③抗疏功名薄,刘向④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寓夔州时所作。②信宿:再宿。③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④刘向:西汉经学家,宣帝时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下列对杜甫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触景生情,感发诗兴。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
B.颔联由眼前所见,进而铺叙。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C.颈联借用典故,抒发苦闷。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借典抒情,表达诗人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
D.全诗借秋而兴,意境深闳。本诗主要抒发诗人的悒郁不平,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整体基调悲壮苍凉。
2.杜诗和毛词都借“同学少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两者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2秋·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
司空曙
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
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
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①齐。
【注】①轩冕,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3.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田家人因雨足而欢欣喜悦,村中老人们相互招呼携手出行。
B.颔联上句写泉水丰足而漫溢,冲坏沟塍,农人心中有了些苦闷和忧虑。
C.颈联视觉与听觉结合,对仗工整,“放犊”与“烹鸡”也照应了诗题。
D.尾联写诗人在蓬门下驻足搔首,感觉如有官员的车驾和冕服般的满足。
4.简要分析尾联诗人心生“如将轩冕齐”的感觉的原因。
(2021秋·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和戎”原指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此处指南宋向金人屈膝求安。
B.“朱门沉沉按歌舞”直指豪门贵族已经忘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按”指击节拍,写出他们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
C.“戌楼刁斗催落月”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
D.这首诗既有生动的描写,丰满的形象,也有充沛的感情,深刻的思想。语言精练自然。行文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6.《关山月》虽只有短短的十二句,却多处运用对比来表达情感,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
(2021秋·江苏苏州·高一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海州道中
张耒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形似律诗,实为古体,勾勒了北宋后期乡村的画面,崇尚自然而无意求工。
B.首联以“秋野苍苍”领起全篇,着重于视觉感受,写出了荒凉的乡村秋景。
C.颔联草虫“鸣复咽”,为秋日的美好景物歌唱,颈联中小蝶飞于豆花间,同样写出了秋野的美妙风景。
D.“逃屋无人”显出了农村经济的衰败,使人感到作者注意观察沿途景色和人民生活,而非泛泛之辞。
8.张耒论诗,认为诗乃表达“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各种生活经历,其中包括“凄风冷露”等并非赏心悦目之景象。请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他的这一诗学观念的。
高一上学期期中-古诗词默写专题
一、题型考点
古代名句运用:
高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开放性情境默写。
二、真题探究
1.(2022秋·江苏苏州·高一校考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了下文对历史的缅怀。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