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图为《美亚杂志》用英文发表了这篇谈话和上海出版的《文萃》第6期译载了毛泽东与斯特朗的谈话。 毛泽东指出:“从本质上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貌似强大,实际虚弱。从长远的观点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因为反动派代表反动,人民代表进步”。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势,解放军采取怎样的策略最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 战略战术: 作战目标: 作战原则: 作战方式: 灵活机动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运动战 (1)国民党在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失败后,又采转入了怎样的进攻方式? (2)这一阶段国民党重点进攻什么地方? 重点进攻 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延安,而当时在陕北的解放军只有四万余人。 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不断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撤出延安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坚持转战陕北,在物资供给极端艰苦和与敌周旋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从容地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中共中央这一决策和胆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总兵力。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一、土地改革 1.国统区的经济崩溃 背景: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在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一涨,工厂倒闭。 影响:人民苦不堪言,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 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目的: 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2)成果: 至1948年底,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3)影响: 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普遍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国统区的饥民 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示威游行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比较一下,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统区的腐败与解放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抗战结束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加之对人民的经济剥削和腐败统治,国民政府的声望一落千丈。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采取了有利于人民的一些列正确决策,如土地改革,使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信任。这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1)概况: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2)影响: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3.千里跃进大别山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又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别山东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第20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教案川教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