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拿骚协议》与美英核同盟关系的巩固
?
?
耿 志
1960年6月美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美国向英国出售正在研制中的“闪电”(Skybolt)空对地导弹,英国则提供苏格兰的港口作为美国核潜艇基地。然而,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Kennedy)上台之后,以“灵活反应”核战略取代艾森豪威尔(Dwight D.Eisenhower)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核战略,并决定放弃研制“闪电”导弹。这一决定导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停止研制本国“蓝光”(Blue Streak)地对地导弹而将“闪电”导弹作为英国未来核威慑力量支柱的计划面临失败,并危及其个人和保守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在英美之间引发了一场自1958年两国核同盟关系建立以来最严重的核外交危机。这场危机最终因1962年底肯尼迪与麦克米伦在巴哈马会晤达成《拿骚协议》而被成功化解,美英核同盟成功经受住了第一次严峻考验,并为之后两国的核关系发展树立了标杆。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一些成果认为:美国放弃研制“闪电”导弹意在终止英国核威慑力量的独立性,是图谋构建北约“多边核力量”的手段之一;《拿骚协议》标志着美英核同盟关系的建立,也标志着英国核威慑力量从此丧失独立性,开始完全依赖于美国。①持有其中一个或几个观点的主要研究成果有:K.Harrison,“From Independence to Dependence:Blue Streak,Skybolt,Nassau and Polaris,”RUSI Journal,vol.127,no.4,1982;Alan P.Dobson,Anglo-American Rela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Friendship Conflict and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uperpowers,New York:Routledge,1995;Myron A.Greenberg,“Kennedy’s Choice:The Skybolt Crisis Revisited,”Naval War College Review,vol.53,no.4,2000;Lukasz Kamieński,“The Skybolt Crisis and Anglo-American Special Relationship,”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vol.7,2006;Matthew Jones,“Prelude to the Skybolt Crisis:U.S.Nuclear Assistance to France,McNamara’s Ann Arbor Speech,and American Attitudes to the British Strategic Nuclear Deterrent during 1962,”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21,no.2,2019;张颖:《“闪电”导弹危机与美英核“特殊关系”》,《世界历史》2007年第2期;杨华文:《“空中闪电”危机与英国核战略的转向——兼论英美核关系的调整》,《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杜晓东:《“多边核力量”与英美关系(1961—1964)》,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李马聪:《独立与依赖:麦克米伦政府时期的英美核关系研究(1957—1963)》,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本文则在对相关史实做进一步澄清的基础上,针对上述观点给出自己的分析评判,从而深化对《拿骚协议》以及美英“特殊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一、美英“导弹危机”与《拿骚协议》的达成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各自拥有了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仍以战略轰炸机作为核武器投掷手段的英国也开始谋求导弹力量的发展。1950年2月,英美两国达成首个关于导弹技术合作的秘密协议,但因福克斯(Klaus Fuchs)原子间谍案而夭折。②Margaret Gowing and Lorna Arnold,Independence and Deterrence:Britain and Atomic Energy,1945-1952,vol.I,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4,p.299.克劳斯·福克斯是1911年出生于德国的物理学家,曾加入德国共产党,后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参与“曼哈顿工程”和英国的原子弹计划,长期为苏联提供美英的核技术情报,1950年2月被捕。1954年,英美再次达成美国援助英国发展导弹的秘密协议,英国由此获得了美国“宇宙神”(Atlas)洲际导弹液体燃料发动机技术的转让。③Pe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