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
原文 渡荆门⑴送别 渡远⑵荆门外,来从楚国⑶游。 山随平野⑷尽,江⑸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⑹,云生结海楼⑺。 仍⑻怜家乡水,万里⑼送行舟。 解释 ⑴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⑷平野:平坦宽阔的原野。 ⑸江:大河。大荒:宽阔无垠的原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犹如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⑺海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漂亮景象。 ⑻仍:依旧。怜:怜爱。一本作“连”。家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家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翻译 (我)来到荆门之外,来到了楚国。 山已经到了终点,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犹如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旧依恋着家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始终伴着我这位游子。 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有“楚蜀咽喉”之称。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交代诗人的行程和目的地。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中间两联写诗人渡过荆门后所看到的壮美风光。其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此两句是写实景。随着行程的变化,只见地势渐渐平坦,青山消逝,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原野。长江之水奔腾而来,到此也减缓了它的步伐,就像一条纯白的练带,镶嵌在绿色的原野中,望不到它的边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句写得新颖奇妙。行船至晚上,月影倒映江中,似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到了白天,江面上云气聚集,变幻万千,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人看到江面上云彩的变化,立即产生无穷的想象,仿佛看到了仙台楼阁似的,浪漫无尽。 最终一联,照应开头,回到现实,表现对家乡的深情。诗人看到荆门江面宽阔,想到此水正是由家乡流来,正是家乡的水送着行舟到这万里之外,于是思家之情油然而生,即景生情,情从心来。 这首诗意境高远,想象瑰丽,布满浪漫主义颜色。 中心思想: 这首诗意在描绘山水,壮阔雄奇的景象使诗人兴奋不已,布满了豪情和朝气,然而乍离家乡远游,难免产生恋恋之情,“送别”之意犹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为咏长江的千古名句。 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关于李白诞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诞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四周),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诞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闻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奇(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年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详细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依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巡游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家乡开头漫游全国,预备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ZF_Intarder3_缓速器培训课件安喜光.pptx VIP
- 加氢搅拌器形式、原理及其发展趋势.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课件+教案-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三冲刺班会动员课件PPT.pptx VIP
- 《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docx VIP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未来就业岗位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docx VIP
- 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设计课件.ppt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