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潜伏期。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发生尽管带有较高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仍有其背后潜藏的必然原因,往往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矛盾的积聚即和酝酿再加上受到偶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引发的危机。如果在酝酿时期,安保能够分时段的有效疏散人群,及时防范和处理也能够有效的扼制真正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危机特征不明显或者说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而导致的疏忽,错过了最佳防范处置的最佳时期。 爆发期。危机的爆发期是指突发事件真正引发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导致外滩观景的人群正常遭到中断和影响,危机负面影响以极其迅猛的态势扩散和蔓延,表现为影响范围的迅速扩大,深度的不断加重。这一阶段,危机态势频现,加之时间紧迫,突发事件的原因不明朗,危机信息传递不畅,令外滩安全保障管理措手不及。这一时期风险沟通的主要目的。 扩散期。危机扩散期是指踩踏事件的态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没有新的突发事件发生,但其负面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同时在场人群无法迅速有效疏散,危机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一阶段,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持续应急措施,将导致原本已控制的危机产生反弹甚至加剧,更严重地引发连锁危机事件。 恢复期。危机恢复期已基本消除,短期的负面影响已逐渐减弱,但长期的不良影响可能仍潜伏着,引发新的突发事件和第二次危机的诱因正酝酿其中,如果后期管理放松怠慢,很可能会导致同类型的事故再次发生。 事件应急管理——可取之处 现场部分群众自救互救意识良好 01 医院抢救力量及时且充足 02 事发后信息公开,透明度高 03 家属抚慰工作及时、细致 04 事后调查追责迅速 05 权威证实:及时制止谣言,为公民传递正能量的信息 06 事件应急管理——不足之处 01 事前风险评估明显不足 02 变更信息与公众沟通不及时、不充分 03 没有及时配备和调整充足的警力 04 没有做出充分的预警警告 05 限流工作没有落实 Part four 第四部分 案例延展 群体性踩踏事件 根据外媒的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共发生各种类型的恶性踩踏事件59起。 国际情况 2000年以来,我国至少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310人受伤。 国内情况 国际踩踏事件 时间 事件 伤亡情况 2001年7月21日 日本兵库县明石市举行了夏季烟火大会 11人死亡(10岁以下孩子9人,70岁以上老人2人) 2003年2月17日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E2夜总会 21人死亡 2009年3月29日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的世界杯和非洲国家杯预选赛 至少19人死亡,132人受伤 2010年7月24日 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举行“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 18人死亡,大约80人受伤 2010年11月22日 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一座斜拉桥在送水节欢庆活动 347人死亡 2013年2月 印度安拉阿巴德举行盛大的“昆梅拉节”庆祝活动 至少36人死亡 2013年10月13日 印度中央邦一座寺庙 造成109人死亡,受伤者达100余人 2014年7月29日 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附近一处海滩举行的一场音乐会 33人死亡 国内踩踏事件 时间 事件 伤亡情况 2001年4月8日 陕西省华阴市玉泉院赶庙会 16人死亡,6人受伤 2004年2月5日 北京市密云县举办迎春灯展 37人死亡,37人受伤 2009年12月7日 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自习下课 8人死亡、26人受伤 2014年9月26日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6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受伤 兰桂坊的教训:香港的反思与改变 22年前 兰桂坊踩踏事件如何改变香港(视频) 危机前 2 1 3 危机前 深刻深刻的制度反思:更完善的大规模集会活动管制经验 对每一次大型集会活动进行专门的事前风险评估 香港警方与集会区域内商户上门沟通 危机中 2 1 3 危机中 在现场设立指挥中心,布置监控、通讯系统等,实时查看集会区域情况 现场各种提示性条幅、喇叭,设置缓冲带,对人流分批放行,采用单向人流方法,所有人朝一个方向走不走回头路,避免人群对流造成混乱 警方还在会集会区域出入口则有警察驻守清点进入和离开的人,一旦现场人数超过警方风险评估上限,就会采取限流措施 危机后 1993年兰桂坊踩踏事件之后,每逢新年前夕甚至圣诞节平安夜,香港地铁服务便通宵开放,因为有人指出事故当晚因地铁未提供通宵服务,导致有市民心急回家间接造成伤亡 法国为何300多年没发生恶性踩踏事件? 1. 法国自1711年起,304年没发生过恶性踩踏事件 集会的安全工作由警察部门牵头,协调多个部门参与。 在集会前一个月,警察部门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情报分析,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针对预想情况制定处置方案。 警察还要和环卫部门协调。集会现场还要配备医护人员和消防力量。 集会前一天,市政府要在本市的报纸及电台、电视台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