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docVIP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3)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6)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她瞒着王明和林红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送给张老师。 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一五一十地告诉你。 C.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D.旅游旺季将至,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7分)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____甲____(A.蒙上 B.染上)一层淡红色,____乙____(A.屏息凝神 B.专心致志)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zào____①____(A.躁 B.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__________!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__________,亲昵____②____(A.lì B.nì)地送去晨光的问候;一会儿拍翅向上,_______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空白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②轻轻掠过水面 ③飞到芦苇荡尖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B.第二句写虚景,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句中的“共”字写出亲昵情态,这句传神地描绘了一幅良辰美景图。 D.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了今夜的孤寂。 5.两个“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①于官,不别治生②,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仰:依赖,依靠。②不别治生:没有做其他兼职营生。③赢财:多余的钱财。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悉仰于官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长尺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B.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C.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D.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8.把

文档评论(0)

海洋书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