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治体会
真胃变位是本病的常病,是真胃左位位移和右位角变形的总称。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 至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 称为左方移位。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内, 逆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前上方, 位于网胃与膈肌之间, 或者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 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 称为右方变位, 又称真胃扭转。
浦东曹路地区养奶牛历史悠久, 上世纪50年代顾路公社 (现属曹路镇) 获“奶牛之乡”称号, 目前已成为我区重要的奶源生产基地之一。为保障区域内奶牛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 长期以来我在奶牛诸多疾病防治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尤其是奶牛的真胃变位这一疾病, 自1997年至今, 本人参与完成的奶牛真胃移位和扭转的手术有450多例, 其中由本人主刀的手术近100例, 并且手术成功率较高。下面, 结合自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与实践, 侧重在疾病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等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1 奶牛胃的真正诊断
1.1 疾病规律
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以头胎母牛居多, 其中85%以上的病例为左方移位, 右方变位即真胃扭转的病例较少。
1.2 感染原因
1.2.1 真胃延迟和扩张,引起新的资产过程,导致胃肠延迟,造成真胃增张,导致真胃断裂,导致脏器扩张,引起真胃深化
饲喂大量精料容易引起奶牛真胃变位, 过多饲喂精料时瘤胃和真胃的蠕动减慢, 并且精料很快在瘤胃中发酵, 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引起胃肠道迟缓, 特别是真胃迟缓。真胃迟缓造成真胃向十二指肠的排空作用减弱, 引起真胃扩张、迟缓。高精料的日粮在瘤胃发酵过程中产生气体增多, 使瘤胃充气上浮, 瘤胃和腹壁底部的空隙增大, 迟缓、扩张的真胃很容易向左方游走, 移行到左侧腹腔, 形成真胃变位。
1.2.2 明确瘤胃被压造成真胃变位
奶牛真胃变位在分娩前后都有发病, 其中在分娩后发病占96%, 特别是在分娩后1个月内的发病率较高, 产双胎、胎儿过大的奶牛以及头胎牛最易发病。奶牛在怀孕后期, 妊娠子宫使瘤胃从腹底被抬高, 真胃可以移到瘤胃底部, 甚至左侧造成生理性变位, 分娩后子宫内压力突然减小, 瘤胃将真胃推回右侧。但部分牛的真胃被压在瘤胃的下部或左方, 造成奶牛真胃变位。另一方面怀孕后期出现代谢紊乱, 如代谢性碱中毒、低氯血症、低血钾、酮病等造成真胃迟缓, 蠕动减慢, 真胃不能及时收缩回位而造成真胃变位。特别是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奶牛, 真胃内气体、液体增多时真胃很难复位。
1.2.3 发病:病料总高,发病率总高
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 但头胎母牛最易发病, 占发病率总数的81%左右。高产奶牛日粮中精料比例在25%~50%之间, 精料过量很容易导致机能紊乱。
1.2.4 妊娠合并毒血症
一些营养代谢病、感染性疾病如酮病、生产瘫痪、妊娠毒血症、胎衣不下、重症乳腺炎、瘤胃迟缓等, 常继发真胃变位。这些疾病常导致奶牛食欲降低, 瘤胃、真胃蠕动减慢, 促进了真胃变位的发生。
1.3 临床症状
1.3.1 左腹侧患者的锁骨、呼吸及消化障碍
左方移位在分娩后数日或3周以内出现症状, 病牛食欲时好时坏, 有时食欲突然减退或废绝, 不愿吃精料或干草, 产奶量急剧下降或逐渐减少。可以看到左腹侧的最后肋骨部膨起, 而紧接肋骨的腹壁反倒凹陷。粪量减少, 呈粘糊状到油泥状, 由于能量代谢失衡, 体重迅速减轻, 明显消瘦。体温、脉搏、呼吸都在正常范围内, 主要表现消化障碍。用听叩结合的方法, 即用手指或叩诊锤叩击肋骨, 同时在附近的腹壁听诊, 常能在真胃嵌留的部位听到一种类似的叩击金属管所发出的共鸣音———钢管音, 即为此病主要特征, 也是临床诊断此病最主要的依据。
1.3.2 下肠中钢管音。据载,云
真胃扭转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3~6周, 病牛背部呈弯曲的姿势, 出现精神不安症状, 脉搏数增加至100~200次, 而体温却有下降的趋势。乳量迅速减少, 食欲和反刍完全停止, 相反渴欲增加, 粪量很少, 下痢便经1~2d后变成血便。发病3~4d后右腹部明显膨大, 右肋弓部后侧尤为明显。运用听叩诊结合的方法, 在右肋弓部以至右腹中部可发现较大范围的“钢管音”, 实施冲击式触诊可感有震水声。右方变位常呈畸形经过, 常在2~4d内死亡。所以, 如不尽快进行开腹手术整复则极为危险。
2 奶牛真胃变位手术
真胃左方移位采用“双侧手术法”, 真胃右方移位采用“右侧手术法”。
2.1 牛和牛两时左方位移
保定的方法有两种, 分别是站立保定和卧倒保定。站立保定时根据牛自然行为和长期临床经验。牛发生左方移位时, 宜将其头部向左侧弯曲保定;发生右方移位即真胃扭转时, 则宜向右侧弯曲保定。手术时两后肢和尾部均应用绳固定。对于左方移位, 我们采用 (右侧) 卧倒保定, 可减少病变的再次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