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4_真题-无答案.pdfVIP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4_真题-无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 14 (总分 92,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 送孟东野序 韩 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 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 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 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 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 有不得其平者乎 !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 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 于 《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呜。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 《诗》《书》六艺, 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 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呜。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 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 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 扬雄,最其善呜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 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 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 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 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 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 上者奚以喜,其在下者奚以悲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 之。 [注]孟东野,即孟郊,唐代著名诗人。一生穷困潦倒,五十岁才考中进士,五十四 岁任溧阳县尉。这篇文章是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写的一篇赠文。 1. 韩愈继承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观点,于此文开篇提出___________ ,将“明道”与批判社会 不公,抒发内心郁结结合起来。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挠:摇动,搅动 B. 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假:假装 C. 凡载于 《诗》《书》六艺载:记载 D. 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绝:断绝 3. 本文是韩愈为勉励孟郊而写的一篇赠序,文章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言表述。 4. 作者通过勉励孟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2)就其善者,其声 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 论贵粟疏 晁 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 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 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 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 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 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 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 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 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 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 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