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山、水意义视域下《园冶》“理水”论述组织方式刍议
?
?
刘亚伟
吴国源*
冯天敏
《园冶》是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为我国最早具有系统性的造园专著”[1]。历代学者从文本注释入手,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园冶》园林美学、造园理论和技艺、造园实践指导意义等方面的研究[2]。针对理论和技法的研究,包括相地、掇山、理水和铺地等[3-5],郑曦、孙晓春结合实例阐释《园冶》中的水景理法,较为系统[6],但未从文本结构角度探讨《园冶》理水内容组织,有研究将《园冶》与其余涉及造园的文献对比,探究其中的思想差异,但主要关注语句直接传递的造园观念[7-9];另有一类研究超越语句表意的内容,从《园冶》文体修辞、文句组织、篇章框架等文本结构角度出发,探究其中暗含的逻辑与造园思想。文本的结构组织是著作的前提,展现了一种涌现过程逻辑[10-14]。
山、水是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园冶》中有关于山的《掇山》专章,却无对应专章讨论“理水”。有学者认为是因《园冶》对“理水”重视程度不足[15-16];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园冶》“理水”的内容被收录到《掇山》章节[17]。这带来一系列问题:在计成本人的理论、实践及同时代的相关观念中,园林“理水”是否重要?文本层面,《掇山》与“理水”是否具有完全的包含关系?《园冶》中“理水”论述如何组织?这种组织方式与计成的造园山、水观念有何联系?
1 计成及相关园林观念:“理水”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注意到《园冶》无“理水”专篇,据此认为《园冶》重山轻水②。其原因是:“中国早期的园林,尤其是唐宋的宅园,较注重对水的运用和处理,而至后期,则更专注于叠石筑山。[15]”对这一观点需再思考,重新考察计成本人及相关园林观念中的“理水”。
《自序》中论述了计成为吴玄构筑园林的基本思路,其中多次出现理水:“……穷其源最深……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18]”首先,相地时需观察水的基础情况“穷其源最深”;其次,有“依水而上”的总体思路;再次,“错落”表明水和建筑相对位置的细致考虑;最后,特定形态水体“壑”与建筑“廊”配合,参与具体场景建构。可见“理水”在创作理论层面有重要意义。
在计成的创作实践——影园和寤园中,理水也十分重要。首先,面临复杂的园内外水环境,如影园:“无之(山),但前后夹水,隔水蜀岗蜿蜒起伏,尽做山势,环四面,柳万屯,荷千余顷,萑苇生之,水清而多鱼,渔棹往来不绝。”“背堂池,池外堤,堤高柳,柳外长河,河对岸,亦高柳。[19]”其次,园内水面较大,如寤园:阮大铖《坐湛阁感忆汪士衡中翰》描述寤园,有“晴浦列遥雁,霜枝领暮鸦。寒情何可束,开步入蒹葭”“千尺春潭水,于君见素心……何堪沙浦上,啧啧听寒禽”等句;李坫《游江上汪园》描述寤园:“湛阁临流敞,灵岩傍水含。[20]”可知寤园内有一片较大的水面。最后,水景类型多样:如影园“右小涧,隔涧疏竹百十竿……四面池,池尽荷……临流别为小阁,曰‘半浮’。半浮水也,专以候鹂……趾水际者,尽芙蓉……渡池曲板桥,赤其栏,穿垂柳中,桥半蔽窥,半阁、小亭、水阁……[19]”可见在计成的实践中“理水”应较为重要。
在围绕计成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观念中,水也具有重要的审美需求和园林创作意义。郑元勋在《园冶·题词》中认为:“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18]”水的营造效果成为园林评价的重要标准。《影园记》中茅元仪直接指出:“于是为园者,皆因于水。 因水者,或奔放,或轰激,或文漪,或长源。[21]”在其观念里,水已经成为造园的起点。《荆山亭图》描绘寤园,有一首《题汪园荆山亭图》诗:“斧开黄石负成山,就水盘蹊置险关。借问西京洪谷子,此图何以落人寰。[22]”前2句以山与水的处理指代园林营建,“就水盘蹊”即围绕水展开园林道路建设。因此,“理水”应是计成的理论、实践及同时期相关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2 从概念到文本:《园冶》理水并未全部涵括于《掇山》
那么《园冶》中的“理水”内容如何分布?有学者从文本结构角度出发认为:《园冶》中“理水”的内容被收录到《掇山》章节,因“水的形态难以脱离固态的山石而单独自有,而是得形于水所在的容器——山石形态。[17]”这一观点肯定了水与山石的形态互成关系,但未全面把握“理水”和《园冶》“掇山”的概念内涵及相关论述的文本分布情况。
从《园冶》文本结构看,《掇山》与讨论造园要素的若干章节并列。《掇山》内含《园山》《厅山》《山石池》《金鱼缸》等小节,这些小节依据“体”与“宜”的两分法,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假山及与假山形态互成的几种水体类型[7]。此外,《掇山》开篇:“掇山之始,桩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即“掇山”需先确定假山的施工基础,定桩木的长短,考察土质的虚实。综上可知《掇山》是围绕“假山”和相关形态互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修改条款对照学习课件.pptx
-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后作业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ZY_T 001.8-1994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df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押礼先生交礼时的讲话雅词集锦.docx VIP
- 佳能微单eos m3使用说明书-新.pdf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首都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东莞市普洱茶干仓仓贮技术规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