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家乡美食——酥糖》优质课件.pptxVIP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家乡美食——酥糖》优质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乡美食——酥糖 我的故乡在鄂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着不一样的地方特色美食,我最喜欢的就是——酥糖。 最初,打动我的是它甜美的味道。年关将近,亲戚之间相互串门,便会带上一盒“武穴酥糖”当作礼物。等客人走之后,我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盒,从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封酥糖,还未来得及轻轻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便弥漫开来。含入口中,酥糖的甜味便在舌尖回荡,细碎的芝麻末散落在唇齿间,酥酥麻麻的感觉妙不可言。吃完一封后,喝上一杯菊花茶,甭提多惬意、舒适。 引出美食——酥糖。 介绍其独特的味道。 后来,打动我的是它动人的故事。相传明代万历年间,武穴镇有一户姓董的农村人家,母子相依为命。秋后的一天,董母偶感风寒,卧病不起。因家境贫寒无钱治病,这位儿子就把芝麻炒熟,研成粉末,再摇落院中新鲜桂花,加入甘蔗糖汁,与芝麻末混拌,给母亲吃。没想到数日之后,母亲的咳咳嗽竟然康复。这一方法,当地百姓纷纷效仿,时人称其为“桂花董糖”、“止咳粹”、“孝母酥”。后来经历代糕点名师不断改进,于清朝道光八年正式定名为“酥糖”。 具体讲述美食的来历,也是介绍美食的制作 过程。动人的传说故事,在当地民间代代相传,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家乡酥糖就是伴随着这个美丽的传说而流传下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当地人过年还保留着提着酥糖给亲戚朋友的习俗。其实,这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代表着人们之间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现在,家乡酥糖的制作越来越精良,而且多了很多品种,如玉米酥糖、巧克力酥糖。我想,不管它的形式怎样随着时代变化,它内在的孝道文化是永远不会变的。 其实,品尝美食,传承文化,品出生活的幸福与美好,这才是美食的真谛啊! 将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提高了文章的立意。 介绍传统美食的创新发展。将美食与文化结合起来,提高了文章立意。 总评:这篇文章,小作者介绍了家乡的美食酥糖,讲述了美食的来历和制作过程,并且挖掘了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做到美食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提高了文章立意。文章写得生动细腻,情感表达自然真挚,极富趣味性。

文档评论(0)

蓝蓝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小学教育,考试,教案,课件,试卷等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