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情动态监测及相关生产技术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玉米生育期及常见问题 一、玉米生育期及常见问题 养分空间有效性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时空变异性高产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养分供应规律玉米全生育期 养分空间有效性 养分生物有效性 养分时空变异性 高产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养分供应规律 玉米全生育期 吐丝期 成熟期拔节期抽穗期苗期 吐丝期 成熟期 拔节期 抽穗期 苗期 大喇叭口期 苗期及常遇问题 苗期及常遇问题 1、播种期:即播种日期,以日/月表示。 2、出苗期: 全田60%幼苗出土,苗高约2cm左右的日期。 第一次 第二次 锡林郭勒,温为1700~2000℃,无霜期95~115d 4-5月风沙大, 5月1日播种,全部叶片被风沙毁掉。 当地人为了避开风沙,已习惯了5月25日前后播种。 苗期及常遇问题 苗期及常遇问题 生育期:玉米从播种或出苗至新种子成熟的天数。 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期、温度等有关。 早熟品种:春播时生育期约为70~100天,夏播生育期70~85天。 叶片数一般在14-17片左右。 中熟品种:春播时生育期约为101~120天,夏播时生育期约为86~100天; 晚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20~150天;夏播100天以上,晚熟品种,产量较高。 植株高大,叶片一般21-25片。 适宜的播期,选择适宜生育期的品种。 播期推迟: 灌浆期温度低于16度不利于灌浆或霜降植株生理死亡,停止灌浆大幅减产。 播期提前:低温影响种子萌发,容易导致病菌侵染,引起种子腐烂(粉种),同时, 增加了土传病害如玉米黑丝穗病和玉米 茎腐病的侵染概率。茎腐病是生育前期侵染为主,后期侵染为辅的病害。 倒春寒、霜害等0 ℃低温对作物的损害,是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组织遭到破坏。 耐低温品种(京科968等系列品种),优质种衣剂(拜耳、巴斯夫等)。 大喇叭口期 大喇叭口期 大喇叭口期:抽雄前10天左右进入大喇叭口期,可见叶与展开叶间差数达5 ,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叶龄指数60%左右。 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对水分需求增多,在降雨不足的情况下,结合追肥进 行灌水,可防止“卡脖旱”。 大喇叭口期至抽穗前,玉米需肥量最大的时期。若遇干旱, 影响雄穗的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和吐 丝延迟,花粉的生命力弱,花丝容易枯萎,造成结实不良。 规模种植:若遇干旱,及时灌水,同时可以结合无人机进行 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0.5kg对水35kg水或者100斤水加 2两尿素,无人机喷施2— 3次。 喷施叶面肥同时结合喷药防治病虫,效果极好。 抽雄期:全田60%的植株雄穗主轴尖端 露出顶叶3~5cm。 开花期:全田60%的植株雄穗主轴小穗 开花的日期。 吐丝期:全田60%的植株雌穗的花丝从 苞叶中伸出1-2cm左右的日期。 日均温度在26-27度时玉米开始开花,温度在高于38 日均温度在26-27度时玉米开始开花,温度在高于38 度和低于18度时会出现雌雄开花不协调,雄穗花粉生 活力降低,生存时间缩短,造成秃尖和缺粒。 玉米授粉期遭遇连续阴雨天,花粉吸水膨胀破裂死亡 或粘成团状,丧失受粉能力,使雌穗花丝不能及时授 粉也可能导致授粉不良。 空杆、半脸穗、满天星、秃尖。 适时早播,将玉米授粉期提前,避开高温天气 , 使玉米在适宜的温度内进行授粉。有效方法 敏感期 敏感期※,选择抗高温,耐寡照品种※ 成熟期 成熟期 成熟期:全田90%以上的植株籽粒干硬, 果穗中下部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 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是收获的适期。 1、样点选择 :可用斜线三点取样法。 一般收获面积在0.5亩以上或全部收获。 2、实际面积:丈量实际面积,首先去除边行,量实际长和宽,在实际长和宽中分别加上一个行距和一个株 距,计算株、行距,计算收获面积。 3、实收称鲜重: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按平 均穗重法选取60或3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 4、鲜穗出籽率:对选取的60或30个果穗称鲜穗重、脱粒并称籽粒鲜重,计算鲜穗出籽率 [鲜穗出籽率 =( 60个或30个果穗鲜重/60个或30个果穗籽粒鲜重) × 100%]。 5、籽粒含水率: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 并折算14%的标准含水量。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6、实测产量(kg/亩) = {收获鲜穗重(kg)×鲜穗出籽率(%) × [1—籽粒含水率(%)/( 1— 14% )] / 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6.7。 台风“温比亚”(9级),经过河南郑州,NK815一棵不倒 在农业增产诸多措施中,玉米良种居于中心地位 台风“温比亚”(9级),经过河南郑州,NK815一棵不倒 .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