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陶瓷艺术河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劳动与技术 八年级上册1
第1课时2
陶瓷艺术的历史悠久绵长。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陶瓷制品被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五大名窑的情况▲制作陶瓷的材料(瓷泥、黄土、 紫砂、黑土、陶泥等)(官、钧、汝、哥、定)4
陶瓷的定义: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 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制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差较.5
一、观察与发现6
(1)陶器和瓷器从外表上看有哪些不同? 3分钟活动一:通过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2-3页)提示:可从造型、厚度、颜色、光滑度等方面讨论7
陶与瓷的区别陶器 瓷器 制作原料 陶土(黏土) 瓷土(高岭土) 烧成温度 一般不超过1000℃在1200℃以上器物表面 没有釉或施低温釉施高温釉(现代瓷器有的不施釉)胎质 有较强的吸水性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小敲击声音 不清脆有清越的金属声 8
(2)各历史时期陶瓷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分钟活动一:通过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2-3页)提示:可从触感、线条造型、颜色、光滑度、用处、上釉等方面讨论秦兵马俑汗击鼓说唱俑唐代唐三彩宋代青瓷明代青花瓷清代彩釉9
(3)现代陶艺与古代陶艺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5分钟活动一:通过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以下问题。(2-3页)10
传统陶艺: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里红等。现代陶艺: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聘。它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置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它艺术门类,从而丰富视觉艺术的门厅。陶艺分为哪两大部分?11
二、工具与技法12
(一)认识工具泥塑刀、修坯刀等13
1、捏制成型法:徒手捏制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先对陶土的干湿泥性有基本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成型方法打下基础。徒手捏泥加强我们对泥土的感觉,激发创作欲望和想像力。所有的陶艺作品的坯体应该是空心的, 并要有一个通气孔。二 技法介绍14
手捏成型15
2. 盘条成型法16
泥条成型17
3. 泥板成型法18
泥板成型19
4. 拉坯成型法20
拉坯成型21
5. 雕塑挖空法22
现代陶器的欣赏23
陶艺制作的成型手法1、手捏成型2、拉坯成型3、翻模成型4、泥条成型5、泥片成型6、泥板成型7、实体挖空成型24
手捏成型25
手捏成型26
拉坯(pi)成型27
拉坯成型28
拉坯成型29
翻模成型30
泥条成型31
泥条成型32
泥片成型33
泥片成型34
泥板成型35
实体挖空成型36
37
38
39
第2课时40
三、设计与制作41
42
操作注意事项:1.制作时要注意水分,保湿手部湿润,衔接处用泥浆涂抹并粘牢,一旁备用的泥也要及时喷水保湿,做好的作品自然干避免阳光直射。2.做好的作品需放到具有吸水性的物品上,比如a4纸、报纸,布上,避免泥直接接触光滑的物体表面(如玻璃、塑料、金属等制品)导致泥在干的过程中由于水分挥发不匀而导致大面积开裂。3.隔天若发现有细小裂痕或小零件脱落,及时用泥浆涂抹进行修补、粘牢即可。4.不用的泥要做好保湿和密封。43
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第一课《蔬菜水果的保存》课件四川省劳动与技术七年级下册.pptx
- 第二单元——多功能花插 课件 北京版八年级劳动技术 金工设计与制作.pptx
- 第二单元作品设计与制作提高生活娱乐用品质量课件北京出版社七年级劳动技术《木工设计与制作》.pptx
- 第二课《点的集合》(课件)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pptx
- 第二章作品设计与制作文明学习环境课件北京出版社七年级劳动技术《木工设计与制作》.pptx
-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课件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三单元第1课有创意的字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第三章作品设计与制作卡片盒课件北京出版社七年级劳动技术《木工设计与制作》.pptx
- 第一单元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第一单元第1课《造型的表现力》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