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2021年小麦秋播形势
二、提高播种质量
三、冬前管理
四、越冬管理
五、早春管理
(部分照片来自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一、2021年小麦秋播形势
1.气候形势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
高压偏北偏强,夏秋北方冬麦区降水明显偏
多,洪涝严重地区至今仍有积水,10月中强
烈降温散墒迟缓,给秋收与种麦造成极大困
难。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遭遇冷冬。
2.面临风险
前茬贪青收获延迟,地湿农机无法下地被
迫晚播,勉强播种的整地质量差,播种普遍
偏浅,粘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与生长,晚播
弱苗抗寒抗旱抗病虫草害能力差。
北方冬麦区大部土壤处于过湿状态 上周北方冬麦区气温显著偏低
赤道东太平洋标志区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目前处太阳活动相对平静期易出现冷冬
3.有利因素
墒情充足对旱地高地小麦增产十分有利。
有积水只很小部分,绝大部分月底前可播。
小麦收购价格提高,各级领导重视。
全球变暖持续,冬寒很可能是阶段性,如
后冬早春偏暖具有补偿效应和回旋余地。
10月下转暖干有利散墒抢种。
墒情足增大热容量与导热率,最低土温比
干燥表土层提高2~3℃。
过旺苗少,除板结外地中茎伸长少。
地湿抑制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
各地已积累晚播麦高产成套技术和经验。
各地各级领导与农技人员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
4.几道防线
抢晴收获腾茬,及时晾晒烘烤防止霉变。
加快排水,地稍干浅耕耙散墒力争适时播。
加宽轮胎履带减小压强,先干后湿按墒排序。
与计划春播作物地块调换。
晚播麦调整品种、播量、播深。
无法下地的人工或无人机催芽撒播注意播匀。
北部冬麦区立冬播种土里捂。
仍有积水的早春改春大麦春小麦春油菜等。
冬前无法排除积水的蓄滞洪区除补偿绝收前
茬作物外,还应补偿无法秋播的损失。
二、晚麦播种技术
1.基本原则
播期服从墒情和整地质量,播量服从播
期。
农业农村部提出:坚持“四补一促”应
变技术,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
以密补晚,加强田间管理,一促到底。
2.提高整地质量
播种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整地。土壤过
湿需先开沟排水耕耙散墒,土壤相对含水量
70-80%时平地适墒播种,粘土地宁晚勿烂。
3.提高播种质量
播深。晚播地湿可适当浅播,北部冬麦区3-
4cm,黄淮2-3cm,稻茬1-2cm。 过深缺氧,
过浅易冻。出苗后发现露籽人工搂土覆盖。
播量。小麦冬前主茎每叶龄需70-80℃•日,
通常3叶龄开始分蘖,推算冬前单株分蘖数。
冬前无蘖主要依靠基本苗成穗。按照主栽品
种高产穗数乘1.2定基本苗,再根据发芽率测
算适播量。北部冬麦区应保50-55万,每晚1
天增1斤。黄淮应达40万苗,每晚2天增1斤。
播期。确保整地质量前提下争早。北部农
谚“冬前不滋股,不如土里捂”,因3叶养分
耗竭。
施足底化肥 因晚麦早春不宜早追肥。
大粒种子 胚乳养分可供到4叶,弥补晚
播。
播后镇压 表土干时必需,今年一般不必。
包衣拌种 虽然地湿低温抑制虫害,但晚
麦抵抗力差,冷冻年北部金针虫危害重,多雨
年病原多,早春苗弱易被草欺。
破除板结 潮湿粘土水分蒸
发易板结,翻耕起垡坷垃多。
适耕期短,见干
见湿时轻耙,日
消夜冻时镇压。
刺猬滚破板。
三、冬前管理
1.查苗补苗
播后浸种催芽,适宜播期一般7天出苗,
晚播需10天以上。出苗后对出土困难处松土破
板结助出苗,无籽缺苗处搂沟补种。撒播不匀
处刚出苗时带土移密补稀,晚了会伤根。
2.冬前调查
调查苗情墒情,确定越冬脆弱地块,制定
冬春管理方案重点保护地块—过浅、过晚、品
种抗寒性太差、坷垃大、板结重、裂缝宽。
3.冻水
北部常规,黄淮酌情,今年仅高地可少量
四、越冬管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