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4 审美与美感.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 美4 审美与美感美 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品 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审 美 1.以《窗前的树》中的描写片段为例,简述“我”的审美过程。 2.解释下列概念:(1)审美;(2)审美关系; (3)审美主体;(4)审美客体 3.简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思考与交流】(P19) 【品美沙龙】(P38) 【知识链接】(P38)思考·交流·品味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洋槐爆出嫩芽,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些日子后忽然挂满一串串花苞,引发了“我”的惊奇;一夜之间如瀑布倾泻般的一树雪白,点燃了“我”情感的火花。“我”被槐花的美所倾倒,“我”为槐花馥郁的清香、耀眼的银色、瀑布般的倾泻和它银珠般的形态所陶醉。 在这里,从发现到关注再到陶醉,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我”是审美主体,槐花是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我”通过视觉和嗅觉感官感知、领悟和欣赏到了槐花的美。这就是审美。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1)审美就是人通过审美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领悟和欣赏,是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2)审美关系是指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建立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关系。 (3)审美主体是指具有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 (4)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客观事物。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相对的关系,没有审美主体就没有审美对象,反之亦然。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主动的,审美对象则是被动的,它们等待着审美主体去发现,去欣赏。但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审美对象从来就不是被动的,它本身就具有一种召唤能力,吁请审美主体进入它的世界。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相对的关系,没有审美主体就没有审美对象,反之亦然。所以,一件艺术品或一片自然风景并不直接等同于一个审美对象,只有在它受到审美主体的青睐后,才会转变成审美对象。也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变,审美活动才会最终得以完成。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 1.什么是美感? 2.面对美的事物,人们一般有哪些审美感受? 【思考与交流】(P39) 【知识链接】(P40) 【思考与交流】(P40)美 感思考·交流·品味(一)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 哪些因素导致了美感的差异性? 【思考与交流】(P41) 【品美沙龙】(P41-42) 【思考与交流】(P42) 【思考与交流】(P43) 【思考与交流】(P44)美 感思考·交流·品味(二)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美感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审美感受,它是人们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面对美的事物,人们或心旷神怡,或悲叹感慨,或高亢激昂,这些都是美感的范畴。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山居秋暝》:怡然自得; 《登高》:悲叹感慨; 《秋词二首》(其一):豁达乐观。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这说明人们对于美的事物存在着某些共同的感受。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1.时代; 2.地域; 3.民族; 4.阶级阶层; 5.个体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以及个人气质、性格、能力、趣味等因素。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布拉吉”(50年代)军绿色(60年代)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单调的灰蓝绿(7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80年代)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着装开始多样化(90年代)服装走向个性化(21世纪)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提 示 一些地区的农村,人们在过年时要穿鲜艳的衣服,换上红红绿绿的大花床单被套。炕头上挂上多子多福的年画,窗上贴满窗花。而城市居民会换上得体的衣服,居室里多用盆栽、鲜花等装点节日气氛。返回 上一页下一页回目录页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我们应当提倡怎样的审美观? 【思考与交流】(P43) 2.“以真为美”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思考与交流】(P44) 3.“以善为美”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思考与交流】(P45)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