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不等式综合问题
例 1:(第 26 届美国数学奥题之一)设 a、b、c∈R+,求证:
(1)
分析;最初,某刊物给出了一种通分去分母的较为复杂的证法,这里试从分析不等式的结构出发,导出该不等式的编拟过程,同时,揭示证明此类问题的真谛,并探索其推广命题成功的可能性。
思考方向:(1)的左边较为复杂,而右边较为简单,所以,证明的思想应该从左至右进行,
思考方法:(1)从左至右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放大过程,所以,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将各分母设法缩小,但考虑到各分母结构的相似性,故只要对其中之一做恰倒好处的变形,并构造出右边之需要即便大功告成.
实施步骤;联想到高中课本上熟知的不等式: x3+y3≥x2y+xy2=xy(x+y) (x、y∈R+)(*)
知 (1)的左端
这一证明是极其简单的,它仅依赖高中数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由此可见, 中学课本上的知识也能用来攻克高层次的数学竞赛题,看来,我们要好好守住课本这快阵地。
(1)刻画了 3 个变量的情形,左端的三个分式分母具有如下特征:三个字母中取两个的三次方与这三个变量的乘积之和,那么,对于更多个变量会有怎样的结论?
以下为行文方便,记 (1)的左端为
,表示对 a、b、c 轮换求和,以下其它的类似处理,不再赘述,
为了搞清多个变量时(1)的演变,首先从 4 个变量时的情形入手, 推广 1:设 a、b、c、d∈R+,求证:
o (2)
分析:注意到上面的(*),要证(2),需要证x4+y4+z4≥xyz(x+y+z) (**)
(**)是(*)的发展,它的由来得益于证明(1)时用到的(*),这是一条有用的思维发展轨道。
事实上,由高中数学课本上熟知的不等式 x2+y2+z2≥xy+yz+zx 易知
x4+y4+z4≥x2y2+y2z2+z2x2≥xy·yz+yz·zx+zx·xy=xyz(x+y+z),这样
(**)得证,
从而(2)便可仿(1)不难证明,略,
推广 2:设 ai∈R+(i=1、2、3,…,n),求证:
o (3)
有了前面的推广 1 的证明,这里的推广 2 的证明容易多了,联想(**),只要能证明
(这是(**)的发展)
事实上,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及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可知
有了上式,推广 2 便不难证明,略.
很显然,对于推广 2,若按(1)的最初的去分母去证明,当然是行不通的, 这也表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一着就是要把握问题的实质,不要被一些较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善于概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尽力从表象的东西里抽象概括出本质性的实质性的规律,这才是学习数学的要旨。
例 2:设 x、y、z∈R+,求证:
(4)
分析: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分式不等式,但是若要通过去分母来证明,肯定会走弯路,甚至走到死胡同。
思考方向:(4)的左端较为复杂,而右边较为简单,所以,证明的思想应该从从左至右的进行。
思考方法:(1)从左至右是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所以,对于本题,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将个分母设法放大,但考虑到分母结构的相似性,故只要对其中之一进行恰倒好处的变形,并设法构造出(4)的右边即可大功告成。
实施步骤;联想到高中课本上熟知的的不等式:2xy≤x2+y2 (x、y∈R),刚好是(4)中分母里 xy 的成功放大,即有如下证明:
证明:∵
只要证明
,(5)
给(5)的两边同时加 3,得到
,这等价于
,
这由 Cauchy 不等式便知,从而(4)得证。
(4)式刻画了 3 个变量的情形,其特点是;左端每一个分式的分母是从 3 个变量中取两个,为两个的二次方与这两个变量之积之和,而分子则是剩下一个变量的二次方。现在,我们如果站在变量个数方面考虑,即再增加若干个变量,结论会怎样?证法还灵吗?经过再三考虑,得到
推广 1:设 ai∈R+,(I=1,2,3,…,n)求证:
(6)
联想(4)的证明过程,知关键是对分母中的乘积项利用二元均值不等式进行放大,然后运用 Cauchy 不等式便大共告成,那么,(6)的证明也只要对每一个分式中分母乘积项逆用多元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再使用 Cauchy 不等式便知,详细的证明略。
另外,如果一不小心,将(4)错写为如下形式:
(7)
那么,虽然(7)与(4)相比,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就其结构而言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即(7)的每一个分母中连续 3 项依次成等比数
列,而(4)的分母中就不具备这样的性质,继而,(7)是否从某一方面反映某一普遍意义下的一种特例呢?也就是(7)的一般情形是什么?站在等比数列的角度去审视(7),就可以探索从改变分母的指数出发去联想,从而得到一个很好的结论,(7)的分母多项式为 3 项,最高指数为 2,分子与分母指数相同,左边为三个式子之和,右边为 1,试想,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