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第13版的章目编排,共分25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第二部分为课(章)后习题详解。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框架图表体系,通俗易懂易记本书每章的知识框架图和考点归纳表,在全方位把握核心考点的同时,提纲挈领地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重要的考点、难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2.星级标记+拓展延伸,透彻剖析必考点本书每章的核心考点均按重要程度分为一星(一般了解)至五星(熟练掌握),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
第一篇 导 论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物质资料的生产 ★★★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将自然界原有的自然物质改变成为适合于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的活动。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①劳动——最基本的要素
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
②劳动资料——区别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③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可分为两类:a.自然生成物,没有经过人们劳动加工;b.原材料,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产品。
(3)生产资料的概念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
2生产方式(见表1-1)
表1-1 生产方式
考点二:社会生产力 ★★★
1生产力的形成
(1)生产工具的概念
生产工具是指所有用于加工劳动对象的工具的统称,包括从落后的手工工具到现代自动化的各种机器设备。
(2)生产力的形成过程
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以一定的性质和方式结合,并把生产工具运用起来之后,才能加工于劳动对象,从而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由于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不断地积累和增长,特别是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并不断创造着新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新的生产工具的创造,又会使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3)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考点三:社会生产关系 ★★★★★
1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见表1-2)
表1-2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见表1-3)
表1-3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3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1)分配的种类
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不一样。
①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
②在资源分配上,分配决定生产。
(2)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
收入分配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4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1)生产决定交换。
(2)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作用途径为:交换——产品需求——生产。
5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1)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各个环节,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
(2)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3)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考点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见表1-4) ★★★★★
表1-4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考点五:经济规律(见表1-5) ★★★
表1-5 经济规律
考点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1)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2)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
2抽象法
抽象法是指透过现象、深入里层,抽取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
3归纳和演绎法
(1)归纳法是指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2)演绎法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由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4分析和综合法
(1)分析法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2)综合法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
5数学方法
数学是研究事物数量关系变化的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下册).pdf
- 2024年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中国近代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中国现代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6版)(上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林清泉《金融工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6版)(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中国当代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2024年中国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pdf
-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pdf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详解【23小时高清视频】.pdf
- 2023年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考试考前冲刺卷及详解.pdf
- 2023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考试考前冲刺卷及详解.pdf
- 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pdf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重点名词解释大全.pdf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名词解释大全.pdf
-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最近下载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VIP
- 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pptx.pdf
-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 VIP
- 公司内帐管理系统Excel模板.xlsx VIP
- reading skil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ppt
- 分式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doc VIP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THNEE 009-2025).pdf VIP
- 正泰NA1-2000智能型万能断路器.pdf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西欧【课件】(共34张PPT)-中职高一年级下册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方案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