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二首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在诗方面,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反复吟诗,体会诗意。 溪水本无情,但我入山这三天里,这溪水像有意似地一直在自己的侧畔同行。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 细节分析 本诗最关键的想要表达的是哪个词?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有情”? 很显然,作者把“水”看成什么? 有情 同行、分头、惜别 友人 分水岭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由于温庭筠对异地漂泊深有体验,对朋友间的情谊分外珍重,看到这条溪水,从平凡景象中发现美,发现溪水这样的伴侣,并赋予它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这里,与其说是客观事物的诗意美触发了诗人的感情,不如说是诗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观事物身上。化无情为有情,关键是诗人自己有情。 拓展延伸 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体会诗人的以山为友。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觉得西湖美吗? 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背景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解题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现在,你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 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词语注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 3.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4.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文大意。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深入感悟 从前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在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 “晴方好”、“雨亦奇”都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注意放慢语速去读,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 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慨。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 把西湖比作西施,不仅是因为两者都有个“西”字,更因为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2.将《饮湖上初晴后雨》改写成白话记叙文。 再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