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幸福家庭主要事迹材料(8篇)
温馨幸福家庭主要事迹材料篇1
张同(张艳平),枝江酒业宣传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爱人罗宏,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儿子罗百顺,湖北经济学院学
生,创办武汉未^云字节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结婚24年来,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
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 到困惑相互开导、相
互帮忙。夫妻之间、父(母)子之间都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构
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礼貌家风。
一向以来,能够坚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关心儿童,热心助
人。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俭。虽然此刻的生活条件
越来越好了,可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一向没有丢。始终坚持诚信待
人,扎实做事。
因为感情,1990年冬天,毕业于中南林业大学、分配在新洲
林业局工作的罗宏调到枝江百里洲人民政府,当了一名普通的工
作人员。妻子张同是百里洲八亩滩村一个农民,曾自学完日语中
级教程,常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和新闻作品。罗宏调到百里
洲以后,他们在百里洲镇上安了家,住在不足十五平方米的镇政
府办公楼的301室。那时的家仅有“一张床,两扇窗,三个小凳,
四面墙,清贫如洗的日子,夫妻俩勤俭度日,诗书相伴。1991
年夏天,儿子罗百顺出生了,新洲老家的爹爹给孙儿起名:“百
顺,意思是在百里洲生的.,只求他们一家人平安顺利。儿子出
生后,一家人的生活并非如老人所愿那样顺利,罗宏先后被派到
镇政府下属的六个管理区工作,他们先后九次搬家,直到1996年
冬天,他们才在镇政府新建的公寓里安顿下来。
为了照顾家庭,张同放弃了到宜昌一家公司任 日语翻译的机
会,就近在镇上的企业里找到一份工作。为鼓励罗宏好学上进,
张同到枝江市委组织部为罗宏报名,要他参加行政专业的本科班
函授学习。2002年,张同所工作的企业破产,一下子成了下岗工
人,心里升起说不出的悲伤。罗宏鼓励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工
作没有了,能够再找,因心境影响了健康,得不偿失。也就是在
这个时候,张同在家整理平时发表的作品,书稿《孤洲心语》能
够说是在丈夫的鼓励下完成的。出版社及修改教师对《孤洲心语》
的资料十分看好,要作者出7000元联合推出。这7000元对当时
的张同一家来说是个大数字,夫妻俩家底本来就薄,加上罗宏老
家连续几年遭 不幸,夫妻俩有限的积蓄全贴补了老家。张同给
枝江酒业董事长蒋红星写信,如果枝江酒业资助她出版《孤洲心
语》,她愿意无偿给枝江酒业打工半年作为回报。蒋红星董事长为
张同的质朴和真诚所打动,同时钦佩她对写作梦想的执着追求。
当即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张同联系,洽谈合作事宜。 《孤洲心语》
在枝江酒业的资助下顺利出版,在三峡女作家文丛中被读者评为
“最让人感动的一本书。六个月的合作期限结束后,张同留在
了枝江酒业,当了一名酒报修改,多次被评为公司标兵,成长为
一名优秀的企业
中层管理干部。罗宏于2007年从百里洲调到枝江市农业局,
夫妻俩仍然坚持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有一次张同在洗碗,罗宏提
议她用洗碗盆接了水再洗,这样比直接用水龙头冲洗更节俭用水。
张同戏笑他太吝啬,说,咱住在长江边上,还怕没有水用啊?罗
宏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你若去北方生活一段时间,你就明白
水的金贵了 ! 一句话,给了张同写作的灵感,随即一篇散文“回
不去的江河写出来了,受到诸多读者的好评。养浩然之气,写
道德文章,是张同的座右铭。2011年春节过后,省作协约张同写
一个关于 “三万”活动的典型。夫妻俩平时喜欢听收音机,明白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张同也早就在琢磨着找一个老党员的事
迹来做素材。夫妻俩在闲聊中,谈到农业局的退休职工李文英,
张同听完罗宏对李文英的情景介绍后当即表示:“就是她了!” o
于是,罗宏帮张同联系采访事宜,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同出
色地完成了报告文学《棉田里的守望者》,这篇报告文学引发各大
媒体对李文英的系列报道,李文英被推为全国典型。有的媒体在
报道中大段落地抄袭张同的作品,也不署张同的名字,之后获得
了国家级大奖。罗宏为张同鸣不平,张同笑着说,和李文英对农
民做出的贡献相比,我们这点付出根本算不上什么。
夫妻俩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先后成功为5对年轻人牵线搭桥,
帮他们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儿子罗百顺秉承了自强自立的好
家风,在湖北经济学院就读期间创办武汉未if云字节网络服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