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1--3):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 1、介绍屈原。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小结:由“王甚任之”而“见疏”,评论《离骚》及屈原品格。 屈原已被罢了官。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原来齐国与楚国合纵相亲,秦惠王担心齐楚联合抗秦。就叫张仪假装脱离秦国,带着丰厚礼品到楚国,表示愿意事楚王。张仪对楚王说? 秦国非常憎恨齐国,而齐国又与楚国合纵相亲。假如楚国确实能与齐国绝交,秦国愿意向楚国献上商、於之间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土地,对张仪话信认为真,就和齐国绝交,并派使者到秦国接收土地。回到秦国后,张仪欺诈楚国使者说:”我和楚王约定献六里,没听说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恨地离开秦国,回去汇报怀王。怀王大怒,派大批军队去进攻秦国。秦国派兵还击,在丹江和淅水之间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将军屈匄,夺取了楚国汉中一带土地。怀王又出动全国军队,深人攻击秦国,在蓝田交战。魏国听到秦楚交战,乘机攻击楚国,打到了楚国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回。这时齐国对楚国举动感到愤恨,不愿派兵救援楚国,楚军陷入极大困境。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地给楚国以求和解。楚怀王说? 我不愿意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对秦王说:用一个张仪来抵汉中土地,请让我到楚国去。张仪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礼品贿赂宠臣勒尚,经过他编造一套诡诈言辞去骗怀王宠姬郑袖。楚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到齐国去了。他从齐国回来,劝怀王说:为何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兵去追张仪,但已来不及了。 以后各国诸侯联合起来进攻楚国,大破楚军,杀了楚国将军唐昧。 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与楚怀王见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就象是虎狼一样国家,不能信任,不如不去。怀王幼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够断绝和秦国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一进入武关,秦国伏兵就截断了他后路,扣留了怀王,强行要求他割让土地。怀王愤恨,不听秦国要求。怀王逃往赵国,赵国不愿收留,依旧回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怀王长子顷襄王继承王位,任用他弟弟子兰做令尹。 第二部分(4--10) : 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过程。 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 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屈原到了江边,披散了头发,沿着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他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来到了这个地方?屈原说:世上都混浊,唯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唯独我还清醒,所以我被放逐了。渔父说:凡是圣人,都不被外界事物所拘束,能够顺应时世转移改变。世上都混浊了,为何不随波逐流?众人都醉了,为何不去吃他们吃过酒糟,喝他们喝过薄酒?为何要保持美玉般节操,自取被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人,必须弹去帽子上灰尘,刚洗过澡人,必须抖掉衣服上尘土。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雪白身体,去接收外界事物污染呢?我宁肯投进长流大江,葬身鱼腹,又怎能让高洁品德,蒙受世俗尘滓污垢?于是屈原写了《怀沙》赋,随即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 12段: 辞:文学 以:凭,介词 祖:效法 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形容词; 今义,镇静从容样子,形容词 日:一天天,名词作状语 为……所:固定结构,表被动 2 王为何怒而疏屈原?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才能出色,蒙谗见疏。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了解。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在本文末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联络屈原生平,说说屈原“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何“悲其志”。 司马迁与屈原有相同身世 :一样怀才,正直,忠君爱国,有志向;一样受谗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唯一不一样是屈原是以死明“志”,司马迁是以生践“志” 。所以司马迁是借写屈原身世在抒发自己感愤(含蓄)。 1、是对屈原才能、品格崇敬(见上页) 2、是对腐败政治(君昏、臣佞)控诉(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此不知人之祸也,爽然自失 ……) 3、是对屈原遭遇同情(可谓穷矣 ,能无怨乎,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怪其自令若是……) 属 1、屈平属初稿未定 2、亡国破家相随属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