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中学教育试题.pdfVIP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中学教育试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市 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2018. 4. 19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 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 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 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 ,宽严交替 、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 , 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 ,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 中的某些规律 。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 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 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 的外任 ,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 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 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 ,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④我们知道 ,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 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从大 的方面讲 ,“修身、齐家” 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 “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 ,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 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 ,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 ; 而由高官降为卑职, 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 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 ,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 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 ,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⑤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 ,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 ,来操纵臣僚下 属的升降荣辱 ,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 ,是对那些欺罔 、逞欲 、不职、不法的官 吏予以应有的惩戒 ,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 ,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 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 。其负面效应 ,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 小人窃柄 ,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 ,忠而被 谤 ,一身去国,万死投荒 ,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 中被消耗 。 (取材于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制性行政 处罚措施。 B .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 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 “修身、齐家”,大至 “治国、平天下”, 无一例外。 D .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 ,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 以及政治权力 的 威力 。 2.下列对原文论证 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 、本质和影响 ,条分缕析 ,鞭辟入里 。 B .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 比等论证方式 ,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 。 C .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 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 D .第四段 围绕 “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 ,论题集中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唐五代的贬谪史 ,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 沉浮的写照。 B .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 ,有效地巩固 了专制统治。 C.士人品级的高低 ,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 、器重的程度以及关系亲疏 密切相关。 D .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一身去国 ,万死投荒 ,在本质上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志强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精品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